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全网被一个名叫姜萍的女孩“刷屏”,作为一名中专生,她以初赛第12名的成绩晋级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数学让人又爱又恨,它就像一座高山,虽然人们渴望攀登,却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如何把高深的数学变得“津津有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是很多教师不断思索的问题。这其中,就包括山东科技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刘洪霞。2023年,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刘洪霞教师团队荣获全国一等奖,实现了山东科技大学在此项赛事上的历史性突破。

一直以来,刘洪霞带领她的团队在课程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将前沿科学研究融入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成功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老师,您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老师”“老师,我的大学生活因为遇见您而有了崭新的起点”……翻开刘洪霞珍藏的生物工程2003级1、2班学生的留言册,众多暖心的留言让记者印象深刻。为何会有这样一本感人的留言册呢?

原来,与初等数学相比,高等数学的理论更加抽象,逻辑推理更加严密,对于学习这门课程的人而言可谓“难上加难”,在刘洪霞任教的这两个班级中,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为了让同学们树立信心,认识到“数学是大家生活中的好朋友”,刘洪霞不停地找同学谈心、为基础较差的同学补习,常常忙碌到深夜。

刘洪霞至今还清晰地记得20多年前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场景。“数学教研室跟学生教室相邻。每天的晚自习,我都在学生教室和大家一起度过。”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学年结束时,这个班级在期末统考中获得了全校第一名。这样的经历鞭策着刘洪霞更加认真地对待每一堂课,她和数学教研室的同事们一起用心打磨课程,耐心指导着一届又一届学生。截至目前,刘洪霞所带的班级已获得12次学校统考第一名。

除了坚守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一线,潜心教学研究,刘洪霞还关心学生成长,因此深受学生喜爱,先后15次被学生评为“心目中的好老师”。

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高数呢?刘洪霞和团队成员用“创新”回答了这个问题。

据悉,刘洪霞带领团队通过知识的迁移和重构,升华数学能力,使学生逐渐热爱、巧用数学。“CT成像技术与线性方程组”“科赫雪花与无穷级数”……刘洪霞教师团队教学全过程渗透数学建模思想,不仅让学生知道知识从哪里来,更知道到哪里去。

“教学若只是照本宣科,没有自己的见解,即使口才再好、技巧再高、手段再先进,效果也不会好。”刘洪霞说道。

教学反思同样是刘洪霞从不忽视的教学环节。有时下课后学生已离开教室,她却会再转身查看自己的板书,研究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回到办公室后,她也会及时对当天的教学进行总结。正是这样严谨的治学态度,让刘洪霞在教学中不断进步。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旨在全力推动高等教育“质量革命”,强化高校教师的教学技能,因此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团队参赛。刘洪霞教师团队凭借出色的专业素养、冷静从容的发挥和创新的教学方式,成功获得一等奖。

对于荣誉的获得,刘洪霞非常自豪,她同时表示,比赛的目的是回归课堂。“我会继续把每一节数学课上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让每个学生在数学领域都有所收获。”

(青岛西海岸报记者 丁一 通讯员 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