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大桥,作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的名片之一,不仅每年吸引着数千万的游客前来一睹这座历时近百年的宏伟建筑的尊容,也成为诸多好莱坞大片的取景地。

旧金山作为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城市,不仅是世界旅游胜地,由于其临近世界著名技术产业区硅谷的原因,也是美国西海岸重要的金融中心与技术研发盛地。

只不过鲜有人知的是,这座耸立在旧金山市区与北部马林郡的跨海大桥,自落成之日起,累计跳海自杀人数超过三千人,也就是说,每年约有三十人从金门大桥投海自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至于在2004年,导演埃里克·斯蒂尔专门拍摄了一部名为《金门大桥》的纪录片,用镜头记录下了在这一年内从金门大桥跳海自杀的二十四条生命,也正因如此,金门大桥一直以来都被评为“全美最热门的自杀圣地”。

而对于国内民众来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发生于2017年10月份的北大才女唐晓琳在金门大桥投海自杀事件。

因为该事件的主人公唐晓琳不仅是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高材生,而且自杀之时还是美国犹他大学的博士生,尸体被打捞上岸时年仅32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国内外媒体对唐晓琳的自杀都十分关注,一方面是出于对这样一位人才的离世感到惋惜,另一方面则是由此引发了对于海外留学生生存状态的讨论。

毕竟一位妙龄女博士突然投海自杀,而且还是身居海外的中国人,很难不让外界联想到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或是其他违法犯罪行为。

而在唐晓琳自杀后,其博士生导师立即在社交媒体上删除了唐晓琳相关资料的举动也让人感到怀疑,更是有唐晓琳的国外好友反映,唐晓琳的导师对她苛刻至极,甚至为了让唐晓琳继续给其当廉价劳动力,而不让唐晓琳顺利毕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唐晓琳自杀原因的后续调查的展开,以及越来越多的在美留学生发声表态,关于在美留学生学业与生存压力的现状才被外界所关注。

接下来,让我们重新回顾唐晓琳自杀事件,并由此分析在美留学生不为人知的生存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晓琳自杀前后

从互联网上可查询到的资料来看,唐晓琳是2004级北京大学学生,其本科与研究生期间攻读专业为地球与空间科学系,毕业后来到美国犹他大学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

关于唐晓琳的公开资料虽少,但仅从其学历与所学专业来看,其本人毫无疑问是同龄人眼中的学霸。

从2010年开始,唐晓琳的主要学习与研究为生物物理领域的病毒RNA方向,此后七年时间,唐晓琳累计发表了六篇论文,只不过迟迟没有博士毕业,这或许就是唐晓琳自杀的主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唐晓琳的亲友处得知,唐晓琳在美读博期间,始终勤勤恳恳,经常加班到后半夜,处于废寝忘食的状态,从其少数几张公开与社交平台的照片来看,大多是在实验室与同事的工作合影,而且几乎每一张照片里的唐晓琳,都显得清癯与消瘦。

除此之外,有知情人透露,唐晓琳的签证状态曾于2015年12月份到期,她本来寄希望于在签证到期前拿到博士学位,然而结果并不如人意,而唐晓琳的签证直到次年的12月12日才恢复,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唐晓琳的学业是处于中断状态。

其实验室同事透露,唐晓琳在签证到期后的一年时间里,都处于“自由人”状态,也就是说名义上隶属于犹他大学,但实际活动却无人知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2017年1月,唐晓琳曾短暂来实验室露面,同年10月,唐晓琳在被发现失联后不久,旧金山警方公布了其投海自杀的消息。

从唐晓琳给友人的留言来看,其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或许处于抑郁状态,而且曾表达过想要从金门大桥一跃而下的想法,由此可见,唐晓琳对于自杀已经考虑良久。

唐晓琳自杀这个消息,在美国华人留学圈引发了不小的震动,更有所谓的知情者将矛头指向了唐晓琳在犹他大学所在的院系与导师,并声称唐晓琳的博士生导师对她PUA已久,唐晓琳正是在其影响下精神才走向崩溃。

而唐晓琳的博士生导师也第一时间在社交平台上删除了有关唐晓琳的资料,这不禁让外界产生怀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关于唐晓琳自杀一事的热度持续增长,美国犹他大学校方迫于压力,不得不聘请了一律师事务所来调查唐晓琳的死因。

该律师事务所通过对犹他大学与唐晓琳相关的教职人员、大学管理人员、大学工作人员以及朋友和家人等四十多人的采访。

以及对唐晓琳生前工作与学习相关的文件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了唐晓琳自杀事件的调查结论。

首先排除了性行为不检以及其他非法行为,由于在唐晓琳死后,有匿名邮件声称,唐晓琳在学校期间遭受了性骚扰以及种族歧视,然而从该事务所的调查来看,并没有直接证据可以作证,也没有发现与唐晓琳相关的其他非法行为。

更多的证据表明,唐晓琳的自杀与其学业方面的进展迟缓与不确定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晓琳自杀的原因

之所以说是学业进展迟缓,是因为唐晓琳直到读博的第七年才完成资格考试,而根据其所在院系的要求,博士生需在入学的第三年完成资格考试。

所谓的资格考试,是美国教育体制下的产物,也就是说,在未通过该考试以前,尚不能算作博士候选人,而该资格考试每个学校的要求又不一致,但大多数都是在入学的第三年,唐晓琳所在的美国犹他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便是如此。

其次,就是截止到2017年的10月份,唐晓琳已经入学整整八年,虽然博士生难毕业众所周知,但是到第八个年头还没毕业,足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唐晓琳不仅没有毕业,还没有确定毕业论文的课题,也就是说,唐晓琳尚没有为博士生毕业做出规划,这与其所在的物理与天文学系要求学生一般在7年内完成博士学位的规章又不相符。

除此之外,该律师事务所在调查过程中,也证实了唐晓琳的签证状态确实于2015年的12月份到期,此后直到2016年的12月12日才恢复,这导致唐晓琳的学业与研究停滞了至少半年以上。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唐晓琳的博士学业进展的确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极其艰难,这又是为何呢?毕竟唐晓琳已经发表了六篇论文,而且并未荒于学业,为何迟迟无法毕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唐晓琳的博士生导师不想让她顺利毕业。

或许有人觉得无法理解,作为学生的导师,为何会不想让学生毕业呢?实际上,这与美国高校内的教学生态密切相关,在美国的研究生体系中,赋予了导师过大的权力。

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的所有命脉都掌握于导师手中,无论是能否顺利毕业,以及是否能收到对于职业发展十分重要的导师推荐信,这两点可谓是多数学生的命门。

当然,对于唐晓琳这也吃苦耐劳的学生来说,其导师之所以迟迟不肯让她毕业,恐怕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想把唐晓琳留在自己手下干活,充当廉价劳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不要小瞧这一点,毕竟在美国高校内缺少像国内几千来形成的尊师重道理念,因此美国教育体制内的导师往往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更有甚者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前途。

在美国华人留学圈中,像唐晓琳这样被导师百般刁难的学生并不在少数,这些导师往往以不给写推荐信、不给毕业为要挟,逼迫学生为其卖力,甚至有的导师还不给学生发论文,也不让学生申请奖学金,至于考试挂掉这些手段都是小儿科。

以唐晓琳为例,她已经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六篇论文,而且又是在犹他大学读博,按理来说七年后顺利毕业不成问题,然而到了第八年,唐晓琳甚至连毕业规划都没有,足见这期间一定是有导师在作祟。

要知道,作为一名称职的博士生导师,一定会对自己学生的研究进程与毕业规划十分关心,断然不会任由学生出现唐晓琳这种迟迟无法毕业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唐晓琳本人,更没理由荒废学业或者有意拖延,一方面是在2015年12月份的时候她的签证便临近到期,从当事人角度考虑,肯定想尽快完成学业,另一方面就是她独自来美国求学多年,身负国内亲朋好友的期望,也断然不会轻易放弃。

由此可知,唐晓琳的学业进展缓慢,定然与其博士生导师不负责任有关。与此同时,该事务所调查发现,唐晓琳之所以产生自杀倾向,也与实验室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压力有关。

从唐晓琳以往的邮件内容,以及她与亲友的沟通来看,其所在的实验室有着远超于学生预期的工作量,以至于平时工作到深夜、周末加班等都是家常便饭。

同时,唐晓琳所在的实验室内部学术研究氛围过于严肃,以至于工作人员之间时常因为研究分歧而发生争吵,更是经常因为资源分配等事情而大喊大叫,而这些争议很有可能给唐晓琳带来了极其负面的影响。

除此之外,该事务所认为,唐晓琳所在的院系在对待留学生政策以及管理程序方面的缺失,也是导致唐晓琳选择自杀的侧面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通过调查发现,像唐晓琳这样没有在入学第三年时通过资格考试的学生并不在少数,因此也就导致许多学生毕业相对迟缓,而该院系设立的研究生学习主任又没有完全承担起监督职责,甚至没有关注类似唐晓琳这种情况学生的学习进展。

另外,对于唐晓琳这样的国际学生来说,普遍较少参与到该校或该院系的学生团体,更是较少向院系反应自己学业进展方面的困难,反而先入为主地认为这种负面经历属于“正常”情况。

与此同时,对于唐晓琳这样的国际学生来说,虽然英文都较为熟练,但是在描述个人问题时依旧存在挑战,尤其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很容易陷入自我迷茫与怀疑之中,倘若再加上导师的滥用权力,那么极容易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该律师事务所得出结论认为,唐晓琳自杀的关键原因在于学业进程缓慢带来的巨大压力,而学业进程缓慢又与导师的滥用权力、学校层面监管缺失以及国际学生的特殊背景有关。

或许有人会感到疑惑,既然唐晓琳在学业进展上遇到如此多的麻烦,为何不想办法更换导师或者研究方向呢?

要知道,对于唐晓琳这样的国际学生来说,其在美国学校内并无太多资源可以利用,更缺少有效地指导与帮助,因此即便在中间过程中出现过犹豫,也很难突破制度上的限制,再加上导师的威逼利诱,或是无限画大饼,很容易就深陷其中。

再加上唐晓琳本来就是北京大学的高材生,其出国深造一事早已经在国内的亲朋好友之间流传,家人更是对她寄托了无限的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倘若唐晓琳中途放弃,没有取得相应的博士学位,必然会让家人感到失望,这种来自大洋彼岸的期望往往会成为巨大的精神压力,有时更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且就唐晓琳本人来说,她已经付出了多年的心血,自然不想付之东流,总寄希望于未来,然而现实却一次次给她沉重的打击,不仅签证过期,而且连毕业课题都迟迟未定,想必这样的心理压力不是常人所能想象。

无论如何,唐晓琳已经用投海自杀来向命运发出最后一次反抗,只希望更多深陷生活困境中的人能够走出泥淖,不要被执念毁掉自己的人生。#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