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刑辩实训研修班,用参与式教学培训刑辩律师,致力于打造一种培训培训者的模式。”谈及西法大培训模式在京都所成功落地,京都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西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名誉院长田文昌如是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5月24日,京都刑辩实训研修班第七期课程在北京顺利开课,围绕“接待”与“会见”两大专题,来自全国多个省份的30余名学员,见证了京都刑辩研修班首轮课程结业,重新踏上征程。

此次研修班再出发,从完整的教材,到专业的讲师,以及优化过的课程设计,京都刑辩实训研修班正走出自己独有的刑辩律师专业化培训路线,吸引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不仅培训学员,也培训培训者。这一年来,京都刑辩研修班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首轮6期,聚焦刑辩律师实战能力提升

时光回溯到2023年的4月,由田文昌律师牵头发起,在京都律所多名刑辩专家型律师的协作下,京都刑辩实训研修班第一期经过紧张筹备,终于在北京正式开班。

在田文昌律师看来,专业化是刑事辩护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刑事辩护向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最关键、最根本的是做到刑辩技能的专业化。但长期以来,我国律师仍然存在“刑事辩护没什么了不起”的认识误区,忽视了刑辩业务的专业化发展需求。究其根本原因,除了认识上不够重视外,刑辩律师也缺专业的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不是具有某种知识的人理所当然能共同具备的一种能力,刑事辩护的专业技能需要专门的培训。”40多年以来,我国刑辩律师培训基本都是知识讲授,而没有技能培训,田文昌律师为此忧心忡忡。

为了填补填补刑事辩护技能培训的空白,2017年,田文昌律师推动西北政法大学成立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参照国外“诊所式”教育模式,结合中国刑事诉讼特点,探索创新型刑事辩护研修课程。经过4年多的打磨,以京都律师事务所为试点,将日趋成熟的实训模式成功落地,生根开花。

首轮课程一共6期,从首期以法庭发问开始,延展到接待与会见、法庭辩论、质证、调查取证、阅卷与非法证据排除等课课程,由浅入深,按照刑事辩护特点纵深展开。

不是一言堂,也不是单人独唱,而是教学相长,互相砥砺。每期3天2夜,从旭日东升到暮色四合,讲师团与学员以实战案例拆解模拟、讨论复盘,互相交换意见,不断优化,全过程充分体现了课程既定的“身份不分主次,答案不设标准,人人高度烧脑,资源充分共享”这一主旨和要求。

赵庆杨来自辽宁,是国内某知名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他全程参与了六期京都刑辩实训研究班全课程,获得了结业证书。在学习过程中,他把以往没注意到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复盘和总结,沉浸其中,充分感受到了“高强度学习带给自己技能上的提升。”

专著筑基,实践为先兼顾理论双管齐下

在田文昌律师的带领下,京都刑辩实训研修班秉承“抓要点、打痛点、解难点”的理念,通过诊所式小班研修教学,不断修正自己的课程和教学思路,着重于最短时间内,最大化提升刑辩学员的思维和实战技巧。

挑战随即来临。研修班要面临的问题,在于授课律师都是拥有多年实战经验的资深刑辩律师,但凭空讲授往往容易出现知识缺乏体系化,此时就亟需一本教材提纲挈领,贯穿教学脉络。

这一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2023年11月,由田文昌律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刑事辩护教程》丛书正式面世。该系列丛书共分为理论篇、实务篇和实训篇三册,理论篇和实务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门金玲任副主编,并由深谙辩护之道的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与学者共同编著;实训篇则由西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仁琦任副主编,由来自全国各地并全程参与西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研修班学习的资深刑辩律师、学者参与编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刑事辩护教程》的理论篇、实务篇和实训篇涵盖了刑事辩护从理论到实务再到实训模式的完整内容。此三个部分相互衔接,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又各自独立成篇,是一套对律师进行刑事辩护技能培训的系统教材。”丛书主编田文昌律师表示,该书宗旨从实际案例和律师办案经验出发,以理论释义与实务解析相结合的方式,论证、阐述和剖析刑事辩护的基本原理、原则、规律、规则,以及律师在刑事辩护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技能,使受训者通过学习实现刑事辩护理论水平与实务技能的全面提升。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高铭暄评价该系列图书时亦给予了极高赞誉。他表示,《刑事辩护教程》三部曲内容丰富,系统科学,切中要害,切合实际,具有很强的原创性、指导性和针对性,是我国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自创体系的首次尝试,是一套独具中国特色,与中国刑事司法制度相适应的刑事辩护技能培训的系统教材。

《刑事辩护教程》教材从辩护律师的历史、定位与使命切题,以理论篇的法理和渊源入手,在实务篇达到了整套教材的核心环节,就刑事辩护的接待与会见、调查取证、法庭质证、法庭辩论、排除非法证据等实务流程,翔实地围绕实训作出进一步的阐述和释明。

潘南宇律师参与了六期刑辩研修班,重点学习教材之后,决定离开南京,进入京都律师事务所总部工作。他谈到,得益于这种不仅有教材书目,也有实践挑战相结合的高度烧脑的培训模式,在这里,“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教材和课程都需要提前预习,不要想着偷懒,因为随时都可能点评到你。”

这也印证了,《刑事辩护教程》系列丛书作为京都刑辩实训研修班的统一教程,形成了完整统一的刑辩参与式教学授课体系,与实战教学相辅相成的引领垂范作用。

推陈出新,致力打造培训培训者的模式

筚路蓝缕,寒暑交替。从2023年4月出发,京都刑辩实训研修班首轮课程圆满收官。

在此期间,研修班也,今年1月,以卓著的教学成绩,在“首届法律服务创新产品案例”评选中脱颖而出,获得律师与律师事务所赋能创新产品入选案例,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特意为研修班颁发了荣誉证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副院长朱勇辉在第六期课程结业仪式的致辞中谈及自己的切身感受。他说,京都刑辩实训研修班既是大家庭,也是大熔炉和大平台,学员们通过研修,相互之间成为朋友,在学习中得以成长,并且能够通过这个平台继续交流,未来促成更多的合作,合力发展刑辩事业。

靠培训学员,辐射面积必然有限。京都刑辩研修班更致力于通过教学,实现实战技能的“传帮带”,培训培训者,以星星之火将这套西法大刑辩参与式教学模式推广出去,让更多律师受益。

今年5月,云南律师侯和林进入研修班学习后,将这套学习模式带回了西双版纳州律师协会。在他们举办的第一期青年律师刑事辩护技能培训班里,即复刻了这套诊所式、小班制教学模式,采取实战演练、分组讨论、交流研讨、理论串讲以及模拟法庭等“实战”方式方法开展培训。而赵庆阳律师同期也在昆明、沈阳等多地授课,结合个人刑辩实战经验,将自身所学所知,积极向外传递,以飨更多律届同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欢迎更多学员把京都刑辩实训研修班的教学模式向全国推广。”京都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CEO褚长志认为,刑辩研修班本身不以盈利为目的,同时很愿意为行业公开这套实训模式,欢迎学员将自身所学传授给其它律师,助力刑事辩护技能得到高质量传承,带动整个律师行业刑事业务专业化水平。

田文昌律师则希望,未来有更多律师能参与京都刑辩实训研修班学习,体验该模式的魅力,从中获得提升之余,带动更多人进步和成长。

据悉,京都刑辩实训研修班第二轮刑事辩护难点板块的实务培训,在结合首轮培训经验上做出针对性调整,增加二审辩护上诉、申诉等重要内容,以期为学员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更丰富的课程内容,助力刑事辩护技能的提升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