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与双手,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然而有些人,为了守护他人的生命,却不惜献出自己的器官,这就是杜富国的故事。

27岁那年,杜富国在一次排雷任务中,自己不幸被地雷炸伤手眼,当他苏醒后,第一句话竟是关心战友是否平安。

失去双手双眼,这对杜富国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在绝望中,他该如何重新找回生命的希望和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年志在四方,报效国家的选择

杜富国生长在贵州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家境贫寒,然而,他有一个朴实而伟大的梦想——当一名军人,保家卫国。

杜富国的这份梦想来源于他的家乡,小时候,杜富国经常听父母讲起祖父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故事,祖父为国捐躯的精神深深感染了他。

杜富国还记得小学课文中出现的热血英雄,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守卫家园,这样的精神深深触动了年幼的杜富国。

慢慢地,保家卫国的理想在杜富国心中扎根,他下定决心也要加入军队,成为一名英雄,每逢国庆节,看着轰鸣飞过的军机,杜富国眼中透着热烈的憧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家境贫寒,但父母还是全力支持儿子报效国家的理想,哪怕今后可能要面临分离,杜富国也由衷感激父母的理解与支持。

19岁那年,杜富国提出要参军,父亲沉默许久,终于拍拍他的肩膀说:“好儿子,记得常回来看看家里人。”

母亲虽然心里难过,还是红着眼眶为他收拾行李,临行前,杜富国跪下向父母流露出感激之情,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的决心。

入伍当天,杜富国兴奋地来到兵营,年轻力壮的他迫不及待要通过训练变成一名合格的军人,接下来的日子,杜富国投入到高强度的训练中,严格遵守纪律,努力充实军事理论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入军队是杜富国实现理想的重要一步,在部队里,他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战友,大家共同向着守卫国家的目标前进。

虽然训练极为辛苦,但杜富国从未放弃,他时时刻刻不忘自己的初衷,这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动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杜富国深知成为一名合格军人任重道远,自己还需要不断努力,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他一定会全力以赴,在军队这个平台上磨练技能,实现目标。

经过不懈努力,杜富国从一个懵懂少年,逐步成长为一名身手不凡、意志坚定的合格军人,这是他理想中的第一步,也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他可能自己也没想到,祖国有一天会真的需要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死如归,只为人民平安

2015年,杜富国所在部队收到上级命令,需要选派经验丰富的军人前往云南境内的山村进行排雷任务。

这个任务非常艰巨,因为这里地形复杂,地雷密布,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听说此事,杜富国毅然自告奋勇地向部队领导提出要求,希望能够加入这个排雷小分队,杜富国心中一直惦记着那些生活在地雷阴影下的普通百姓,作为一名军人,他必须挺身而出,为人民解除险情。

杜富国的要求起初遭到部队领导的反对,他们认为杜富国没有足够的排雷经验,参加这样复杂的任务可能难以担当,但是,杜富国一个劲地保证自己一定会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在杜富国一心为民的份上,部队领导终于同意让他参加此次排雷任务,从那一刻起,杜富国开始日以继夜地学习排雷知识,他要在出发之前尽可能弥补经验不足的缺陷。

杜富国深知这次任务的艰巨性,生死未卜。但是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他已经做好了牺牲的觉悟。杜富国经常自问:“我是人民子弟,如果不为百姓排除险情,那还要我来做什么?”

执行任务的日子到来了。依依惜别后,杜富国与战友们驱车前往任务地点。一路上,杜富国神情坚毅,心中默念着“人民万岁”来激励自己。

抵达山村后,杜富国看到这里的环境极为艰苦,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里的道路很窄,两边都是密密麻麻的灌木丛,路面坑坑洼洼,显然很久没有打理过了,村民告诉杜富国,由于到处都可能埋着地雷,他们已经很多年不敢修路了。

村里的房子破旧不堪,很多房屋的门窗都已经朽坏,原来村民们不敢到山上砍柴修房,深怕不小心踩到地雷。

最让杜富国心痛的是,村里的孩子们缺乏乐趣,孩子们只能局限在破败的院落里玩耍,不能到田野山岭里奔跑嬉戏。

村民们劳作的土地也很有限,大多集中在村子周围的一小片平整地段,村外广阔的山坡地都被闲置,因为那里地雷遍布,村民们根本不敢前去垦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土地短缺,村里常年存在粮食不足的问题,不少村民为了糊口,不得不离开家园进城打工,然而他们仍然无法摆脱地雷的阴影。

杜富国看到百姓们生活在地雷带来的恐惧中,心里非常不是滋味,这些善良的村民本不该生活的这么艰难,可地雷却严重阻碍了他们的生产生活。

在实际排雷中,杜富国果断无畏,对待每一个地雷都十分谨慎,他心里始终惦记着人民的平安,只要有一线生机,他都会全力以赴拆除地雷。

根据侦察兵的反馈,这个山区地雷的布置极为复杂,有的埋在土坑里,有的藏在灌木丛中,表面看起来人畜无害的草地,实际可能就蕴藏着致命的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种种隐患,杜富国和战友们没有丝毫懈怠,他们每天从早上五点就起床,进行半小时的体能训练,然后开始当天的排雷任务。

杜富国带队的小分队负责处理山区东南侧的地雷,这是一片灌木丛生的区域,能见度很低,地雷的藏匿非常隐蔽,杜富国让大家分头进行检索,互相注意支援。

“叮——”探雷仪发出的响声提醒杜富国,杜富国小心翼翼地抚平草叶,一个锈迹斑斑的地雷映入眼帘,他抚摸着壳体,寻找可以切断引线的入口。

就在杜富国准备用工具剪断引线时,地雷突然发生抖动,马上就要爆炸了!幸好当机立断按下保险钮,杜富国才避免了最糟的结果。

“太吓人了!”杜富国暗自捏一把冷汗,在排雷工作中半点马虎大意都不可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连续十几天的高强度工作,此区域的地雷已经清除掉了一大半。但剩下的地雷反而更加隐蔽,找起来十分困难,大家都已疲惫不堪,唯有杜富国仍然精神抖擞。

“战友们!我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让我们再加一把劲,清除剩余的地雷。”杜富国的话语鼓舞了大家的斗志。

这天,在处理路边一个外形古怪的地雷时,杜富国着实小心翼翼,这枚地雷外壳已严重锈蚀。

杜富国谨慎地把它从土中挖出,然后用工具小心切断外壳,试图拆除里面的引信。就在即将成功的时候,“轰隆”一声巨响,地雷在杜富国手中爆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战友们奔赶过来时,杜富国已经倒在血泊中,双手和双眼都失去知觉......

被紧急送往医院后,杜富国没有丝毫怨言,只是轻声问道:“战友们都平安吗?百姓们也已经安全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毅然前行,播音员的新人生

在爆炸中,杜富国失去了双手双眼,这对他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然而,他没有气馁和向命运低头,而是选择勇敢地面对新生活的挑战。

起初,杜富国生活不能自理,双手不能移动,自己吃饭都很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次次失败没有打倒杜富国,他总是不屈不挠地再试。终于,在家人的帮助下,杜富国可以自己慢慢地吃饭、洗漱了。“能自己吃饭,是我的小小胜利!”他开心地说。

接下来,杜富国开始试着出门散步。起先他需要妻子搀扶,走两步就气喘吁吁,但是杜富国每天坚持在家门前走上1000步,渐渐地可以独自行走了。

三年后,杜富国可以流利地使用“机械手”,行动也没有任何障碍。他重新找回了自信,决心重新投入工作。

杜富国康复期间自学了播音技巧,每天辛勤地练习发音,然而起初由于失明,他在发音和语调上出现很多问题,录制出来的语音听起来非常生硬难懂,杜富国通过反复练习,一字一句去记忆稿件,渐渐地掌握了节奏,但语调还是不够流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富国之所以想要成为一名播音员,是因为他希望借此传播正能量,帮助更多遭遇困境的人重新燃起希望。

在那场爆炸中,杜富国历尽困苦,但最终仍然战胜了命运的残酷,他想通过自己的故事,告诉人们只要不放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2020年,杜富国的努力获得了回报,他像每一个播音员一样,流畅地朗读着节目稿,用他独特的嗓音为听众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

杜富国说:“地雷带走了我的视力和双手,但没有带走我的信心和梦想。我会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生命中难免遇到艰难,但只要不屈不挠,就一定能克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一个农村少年因为家国情怀加入军队,在执行剧烈的排雷任务中不幸牺牲了双手双眼。

然而,他没有被残酷的命运打败,而是永不言弃,在家人支持下,一步步重新站起,成为一名富有正能量的播音员。

杜富国的故事展现出中国军人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正如杜富国所言,爆炸夺走了他的手眼,却从未摧毁他的意志。

他的坚毅不屈,足以感染每一个读者,激励更多人勇于面对逆境和挑战。#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