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县人社局始终秉承“人社人为人民”的理念,把加强系统行风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永不竣工的工程”,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诉求,以“五心服务”模式精准落实人社政策,优化窗口服务,着力提升服务效能,全面提升人社服务新形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人社样板”,塑造人社服务“嵩明口碑”。

被评为2020至2021年度《中国劳动保障报》新闻宣传工作做得好的单位”、2022年度嵩明县“对标排头兵·勇做赶超者”大竞赛工作突出集体、2022年荣获“全省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三等奖”、2023年度省级“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成绩突出集体”,连续三年在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工作中被评为A类。

规范服务“零差评”,群众办事更贴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为目标,把规范化服务作为人社工作的基础,切实加强人社行风建设。制作《人社领域服务事项清单》,让群众对人社政策和办事流程一目了然。依托政务服务大厅的取号叫号系统,让群众按照“排号、受理、评价”流程有序办理人社业务。结合开展干部队伍“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围绕提升六种能力,杜绝三种不良倾向,倡导五种优良作风,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

秉承“干什么学什么、弱什么强什么、差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共学政策、共提素质、共促业务、共创一流”为主题,创新开设“人社工作我来讲”小课堂,组织局班子成员、部门(科室)负责人、普通职工分别就公文写作、工伤认定、社保办理、竞赛指标推进等开展专题辅导10余期。开展线上线下服务“好差评”工作,主动接受群众的评价和监督,进一步提升办事群众的体验感和满意度。组织开展人社优质服务业务学习培训活动,强化经办队伍能力提升。

标准服务“零延误”,群众办事更放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窗通办’真方便,不用到处跑来跑去办业务了!”在嵩明县政务服务大厅人社窗口刚办理完社保业务的刘女士爽朗地笑着,给人社窗口的服务点赞。

人社局深化“人社服务快办”工作,进一步规范各项人社业务经办服务标准。按照全省标准统一、数据实时同步、风险有效管理的要求,推进线上线下人社业务办理一体化。执行人社公共服务事项统一标准,优化完善经办办事指南与服务流程,持续优化服务,提升办事体验,实现业务办理程序更精准、方式更便捷。落实人社领域“清事项、减材料、压时限”,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简便办”,156项服务事项办结时限均压缩至1天,将30个跨部门高频事项整合成9个“一件事”打包办理模式,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不断提高人社服务的“速度”。

持续推进“轻嵩保”惠企利民服务,着力打造具有嵩明辨识度的人社品牌,不断提高人社服务的“质感”,切实把群众的“烦心事”办成“大好事”。

数字服务“零跑腿”,群众办事更省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入推进“互联网+人社”一体化建设,全面推广人社网厅业务平台应用,充分利用数据共享平台和机制,推动人社经办服务向“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全程网办”“跨省通办”转型。积极推行“社银合作”模式,让人社服务向基层延伸,借助农行网点多、布局广、服务佳的优势,使人社业务“就近办、便捷办、高效办”。银行设置“专人、专窗”,可代办、代受理社保业务涵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参保登记、社保待遇资格认证等41项高频社保事项。

截至目前,县社会保险业务在政务服务中心已设立13个窗口,建成“三镇两街道五银行”的社保基层服务网,为打造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社保便民服务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通过县级媒体平台、“嵩明人社”公众号等各种方式积极宣传,引导群众线上办理业务,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截至2024年6月,共有1431家单位和38个在建工程项目开通了“云南人社服务网上大厅”,人社业务“网办”量达232800件,切实把“繁杂业务”办成“高效业务”。

上门服务“零距离”,群众办事更暖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老伴腿脚不好下不了床,子女也不在身边,我不会操作智能手机,退休待遇停发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可把我急坏了。”东北街李奶奶为老伴儿养老待遇停发而着急。“阿姨您先别着急,这个待遇停发业务需进行本人认证,既然叔叔不方便过来,我们安排人员上门就可以。明天一大早咱们就过去给您家办理认证,您看可以吗?”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县人社局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组织人社服务先锋队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开展人社业务办理和政策宣传等活动。

为高龄、卧病在床等行动不便老年人和特殊群体主动上门提供社保待遇资格认证等服务,用脚步缩短群众距离,用真心化解群众不便,着力打造社保服务“康乃馨”行动嵩明品牌,让社保服务更接地气、更暖人心。为在嵩企业、务工人员送去政策红利、就业岗位和法律保障,让企业群众“满薪”又“满益”。2024年以来,人社服务先锋队开展人社“五进”活动500余次,服务群众4万余人次,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切实把“烦难业务”办成“暖心业务”。

联动服务“零投诉”,群众办事更舒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某建筑工地务工的刘某到县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窗口反映,自己在工地做工一直没有领到工资。县人社局及时行动,组织专业律师、建筑工地公司代表、刘某等工人代表进行面对面协商。经过调解协商,建筑工地公司通过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付清刘某等8名工人工资。“我们到现场调解,看见还有专业律师在,心里踏实多了,感谢大家为我们老百姓讨到工钱……”辛苦赚的钱终于领到了,刘某等人向人社局干部及参与调解的律师表示感谢。

这是嵩明县成立劳动保障法律维权服务站以来,在调解纠纷上取得的又一新成效。近年来,县人社局坚持调为先,和为贵,调裁结合的方略,着力打造劳动关系、劳动监察、劳动争议仲裁“三位一体”协调联动格局,设立全市首家劳动保障法律维权服务站,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处理的一站式服务。同时,深入企业、社区开展欠薪维权、劳动合同签订等普法内容宣传,形成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调解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2024年,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100%,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100%,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100%,努力实现人社工作“零投诉”,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切实把“单向传递业务”办成“多方联动业务”。

来源:县人社局|编辑:李艳娜

审核:雷霞|监制:朱忠元

发布:嵩明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