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我国的城乡发展确实面临着文化资源灭失、规划面貌千篇一律等问题。党中央多次强调弘扬优良文化传统、赓续民族文化命脉,这体现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极高重视。在建筑类遗产的保护方面,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是一门以工程实践和保护修缮设计能力为主体,文、理、艺多门类交叉的综合性专业。

这个专业它融合了多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包括文物勘查保护修缮技术、工程测量与绘图技术、信息数据处理与集成技术,以及考古学、历史地理学、艺术史学、管理学、社会人类学等关联学科,其特点在于其文、理、艺多门类交叉的综合性。因此,学生需要掌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和园林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同时还需要了解历史建筑的修缮技术和保护原则。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工程测量的技能,以便准确记录历史建筑的各项数据。信息数据处理与集成技术的应用则有助于对历史建筑进行数字化保护和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开设这一专业的院校并不是很多。同济大学作为国内较早开设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的院校之一,在该领域拥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研究实力。同济大学的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为2003年在国内首创,2010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2020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专业培养计划由建筑学基础课程与保护类专业课程两部分构成。同学们在掌握建筑学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建筑学通用技术体系和建筑设计能力的同时,还要掌握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特殊技术体系以及设计方法。

随着社会历史保护意识的迅速发展,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在我国正呈现出快速的发展趋势。我国作为历史建筑遗产资源极其丰富的文明古国,有必要在该领域与国际先进接轨,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此类专门人才的需求。因此,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较好。该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的设计、管理、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可从事建筑、规划、景园等领域的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