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会问:改变自己和接纳自己,应该选哪一个?

改变自己和接纳自己并不矛盾,两者完全可以辩证统一。
有时改变就是接纳,接纳就是改变。
例如,当强烈的焦虑和冲动来袭时,你以往总是刻意地想要驱赶和消除,这让你的情绪变得更加激烈。
如果你带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抽离出来观察之,等待着情绪潮水退去。你渐渐地会发现你在接纳焦虑时改变了你和焦虑之间的固有关系,且潜在地转变了行为模式,这便是接纳中孕育着改变。
认知行为疗法经常运用接纳和正念态度来治疗惊恐障碍和强迫症,且效果非常好。
执着于改变自己往往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强迫型人格,仿佛每件事都要有秩序,都要有目标,都要有结果,都要有获得,可是这种意识中的刻意改变的企图和高度理性态度,经常是过度简化了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性,且忽略了人类心理机制具有的矛盾和统一性,这便往往使人们过于僵化,反而抑制了人们人格改变的潜力,这就是俗话说的用力过猛的结果。
选择改变自己或者接纳自己映射出人们面对个人局限性的态度,这往往与一个人的自恋高度相关。
这种改变和接纳经常要以深度探索和自我觉察为前提,否则会事倍功半,甚至误入歧途。
这就仿佛是自恋和自卑是人类自恋维度的一体两面,过度的自恋可能防御着自卑,而过度自卑可能防御着隐秘的自恋。
故而,我们只有在改变自己和接纳自己这种两种态度之间保持一种平衡,而把意识聚焦于事物和事情的全过程,不要以事情的结果来定义自己或者给自己贴标签,在这样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执着于改变自己和接纳自己的二元思维变得毫无意义,而你的人生将变得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袁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