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宣城市郎溪县始终坚持群众导向,创新工作思路与方式方法,多形式开展理论宣讲,着眼于提升理论宣讲的供给质效,精准“送”理,持续深化基层理论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深入一线宣讲。以村社区为重点,以群众为主要受众,采用小板凳会议等多种形式,深入农村祠堂、村民屋前屋后、老党员家中等基层一线,结合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将宣讲地点搬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理论宣讲室、毕桥镇菜市场、飞鲤镇农家书屋、凌笪镇侯村祠堂、静湖公园等场所,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群众身边。

走进课堂宣讲。采用专题宣讲报告会等传统会议室集中宣讲形式,结合“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大型宣讲活动,原汁原味传递党的创新理论。2024年以来,郎溪县各级领导干部在本地本单位、基层联系点开展宣讲活动415场次,涉及9000余人次。

推出云上宣讲。摄制云宣讲视频,将宣讲场地延伸至网络,实现“理”上“网”来。其中,在“郎溪发布”微信公众号推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每日学习专栏50期、摄制“溪”声润物云宣讲视频10期,将宣讲场地延伸至网络,让理论走上云端,实现“理”上“网”来。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阵地功能,打造宣讲精品课程30余个、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课程14个。

常态化开展大喇叭宣讲。组织开展“学习强国”乡村大喇叭宣讲,每日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在各村(社区)乡村大喇叭中播出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音频。农村“大喇叭”在宣传党的政策、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组织艺术化宣讲。深度结合郎溪地方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创作《凝聚思想共识 激发奋进力量》等皖南大鼓作品、《是真是假》《还猪》等皖南花鼓戏作品、《现在的老人真时尚》等快板作品和《逆流而战》《好人》等歌曲,打造广播剧宣讲题材《山这边,山那边》,并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和央广网进行刊登。创新戏曲题材宣讲作品《人情大似债》《无名群像》《爱满盘中餐》等23部,用艺术化形式传递党的创新理论。(常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