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至三候·半夏生  徐冬冬(绘)

夏至三候“半夏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写道:“半夏,药名,居夏之半而生,故名。”

到夏至三候,夏天已过了一半还多。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在这个时节从沼泽地或水田中生长了出来。喜阴的植物开始出现,说明此时的阴气已经比“鹿角解”“蝉始鸣”所代表的那个时段,更多几分了。

仲夏里的主角当然还是阳气。走在骄阳下,会感到地面被晒得滚烫,人像煎饼一样被天空向下和地面向上的双重热浪煎烤着,恨不能立即躲进阴凉处。而与此同时,阴气也在缓缓地聚集着,增加着。

阴阳之气的交汇产生强烈的对流,因此这个时节的雨总是来得突然,来得猛烈。狂风暴雨之后,人们会享受到暑天里短暂的却是极为惬意的凉爽。而在清晨和夜晚,与中午前后的酷热相反,空气中已有了丝丝的清凉。

这样的状况让暑天变得不是那么难过了,生命在暑热炙烤中获得了喘息的机会。更令人喜悦的是,这让仲夏的风景变得十分美丽。

仲夏的绿格外富有韵味。深深浅浅的叶子,都是油亮油亮的,浓密的绿荫在最为充分的阳光与雨水的洗礼下,显得那么透亮,又带有几许深沉,挡不住的生命力蕴藏在那看不到底的绿色里。

仲夏的花在热烈中不乏娇嫩。栀子花绽放在绿叶里,一簇一簇的金银花从院子边爬出来,清爽沁人,颇有“晚风来去吹香远,簌簌冬青几树花”的意境。

仲夏的天空和云朵有着最为丰富的美。碧空万里会忽然变成乌云密布,一阵疾风骤雨后,如洗的蓝天和一朵朵姿态万千的白云,把一个极其奇妙的“云世界”展现在人们眼前。更别提雨后彩虹和落日云霞了,那灿烂无比、变幻多姿的色彩,会让一颗平素沉稳的心也激动起来。

最美的当然是仲夏之夜!莎士比亚的经典剧作《仲夏夜之梦》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这样动人的故事只适合发生在如梦如幻的仲夏之夜。只有这个时节的夜晚,才会有那么明亮纯净的蓝色的夜空,才会有那么晶莹闪耀的月亮和繁星。仲夏的夜空,没有春的朦胧,没有秋的忧郁,没有冬的清冷。仲夏的夜空,热烈,明朗,纯净。仲夏的星空,是最美的星空,一如生命最美的状态!

谁也没有追问过凡·高,他的《星空》画的是哪个季节?我总觉得,他笔下的星空,一定是属于仲夏之夜的。

我以为,凡·高的星空,其实在他的心里。那旋转的线条和粗犷有力的色彩,带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冲击。这是一颗燃烧的心灵,凡·高所画的,是他的内心。

色彩的奥秘在于内心。《四季》组画画面的奇特、色彩的热烈以及所表现情感的强烈,也来自画家的内心。

徐冬冬深以为然的是,宇宙之大难以想象,而内心之大超越宇宙。他说,人的内心是无极限的,故色彩也是无极限的。

大胆,洒脱,自由自在,任意挥洒。宣纸上的色彩居然能呈现出这般效果,几乎令人难以置信。这是一种超越,一种突破,一种前所未有的尝试和审美感受,视觉和思维定式被打破、被刷新。

观《四季》,无论你懂或不懂,画者的心,就在那里。

最美的仲夏夜,最美的星空,就在内心。以艺术的眼光探寻《夏至·三候半夏生》,也在帮助我们去发现自己内心最美的星空。

(文/徐立京 绘/徐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