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时间2024年6月13日早上,中国著名翼装飞行家张树鹏在美国田纳西州顺利完成挑战,成为世界上首位进行平流层翼装飞行的人。张树鹏从海拔13118米(43038英尺)起跳,以30.216公里的飞行距离刷新翼装飞行最长距离世界纪录。

张树鹏的此次挑战由国际航空联合会(The Fédération Aéronautique Internationale,简称 FAI)进行认证。经过认证,张树鹏此次挑战同时打破了FAI的翼装飞行最长距离世界纪录及4项亚洲纪录。

当地时间6月13日清晨,田纳西州WTS基地天气晴好,地面风向为西北风。这是经多方努力之后争取到的天气与空管都允许的时间窗口。早上5点50分,一架经过特殊改装的固定翼飞机从WTS基地升空。1个小时之后,飞机到达WTS基地以北方向、海拔43038英尺的预定位置,张树鹏身穿黑色翼装出舱。经短暂俯冲之后,他展开双翼,在田纳西州的上空呼啸掠过,以无动力翼装飞行的方式向南飞去。经过约8分钟的飞行,在WTS基地以南方向、相对高差约1100米的位置,张树鹏打开降落伞缓缓降落,截止此刻,他飞行的距离为30.216公里,打破2017年由大卫·达菲创造的29.063公里纪录。同时,他也因此实现了人类首次的平流层翼装飞行:为了得到足够的滑翔高度,张树鹏把出舱位置提升至海拔13118米(43038英尺)。FAI组织的认证官斯科特在现场观看了张树鹏挑战,并用设备纪录了挑战的全过程。经FAI认证,此次张树鹏刷新的世界纪录确证纪录真实、过程有效,并为张树鹏颁发了证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行过程中,尽管天气晴好,张树鹏还是在不同高度多次遇到乱流,特别是从平流层进入对流层不久,风力极大,对飞行轨迹影响很大。张树鹏只能通过调整飞行姿势和微调方向迅速通过,也为此损失了一些滑翔比和滑翔距离。

除了需要应对高空变化莫测的气流带来的挑战,此次飞行实际上是在诸多极端条件下进行的。首先需要面对的是高空血氧准备的疼痛挑战。在没有加压的高海拔环境中,飞行员必须提前躺下呼吸纯氧至少1小时,以排除血氮的威胁。为确保安全,供氧装备会将飞行员的身体勒得非常紧,飞行员不仅会胸腔疼痛,而且胸腔扩张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不能完成有效的深呼吸。同时,吸氧面罩还极度压迫脸部肌肉,造成鼻腔周围疼痛、嘴唇麻木等。一小时的血氧准备基本能让张树鹏的体能消耗到了极致,然而,这些煎熬并不因出舱而停止,而是与呼吸困难问题伴随他的整个翼装飞行过程。其次,缺氧问题带来的严重影响让张树鹏猝不及防。出舱高度13119米意味着低至零下57摄氏度的严寒,以及不及地面1/5的气压和极其稀薄的氧气。虽然有供氧系统,但事实上吸氧困难,飞行过程严重供氧不足,人也因此体力不支、极其疲惫。最严重的是滑翔至3万多英尺的高度之后,他出现全身发抖、意识逐渐模糊,感觉到自己随时就要睡着的临近休克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挑战完成后,张树鹏表示,正式挑战与之前的几次训练时一样,他已是耗尽最后一丝力气。尽管一直以来他都懂得要对客观规律心存畏惧,已提前为缺氧、前后100度的温差、体力消耗、飞行轨迹等准备了预案,采取专业防护解决保暖和防止烫伤等问题,但依然没能对过程有充足的预计,仍然会因不断叠加的疼痛和缺氧问题等的累积而削弱了意志,在几个痛苦的时刻一度出现摇摆,考虑"放弃"还是"坚持"。张树鹏认为,这次飞行不仅是对自己的飞行技术、筹划能力一次科学检验,也是对他意志和心理的一次极限挑战。

此次成功完成挑战的翼装飞行运动员张树鹏是中国著名翼装飞行家,还是中国十大探险家、亚洲翼装飞行第一人、三项翼装飞行世界纪录保持者、中国首位滑翔伞世界冠军、翼装飞行世锦赛亚军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公益形象大使。至今他已在国内外多个地区完成了3500多次翼装飞行,此前曾多次参加⼤型航空运动会及CCTV-3的春晚⻜⾏表演等。张树鹏表示,此次挑战旨在探索人体极限,传递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并激励人们直面困境,再攀高峰。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翼装飞行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

作者:沈竹士

文:沈竹士 图:受访对象提供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范兵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