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明日夏至,老人说“有三忌”,注意:吃三样,送两物,一年顺利!

“半路蛙声迎步止,一荧松火隔篱明”。转眼间,夏至已至。

夏至,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这天太阳将会直射北回归线,导致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根据古人的阴阳观念,这天就是“阳极”,阳来到极限的日子,而“阳极生阴”,接下来阳就会转阴。另外,这一天开始,天气炎热、暴雨频繁,湿气变得越来越大,可谓是真正的盛夏到来了。

而由于以上这些原因,民间就有“夏至三忌”的说法,那么三忌指啥?有何讲究?夏至要注意什么?接下来就跟大家一起来探讨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至有三忌

所谓“夏至三忌”,指的是夏至的三种忌讳,是由古人根据实践得出的经验,分别是忌理发、忌同房、忌骂人

据《清嘉录》记载,“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

首先,忌理发,原因是夏至日理发会破财。古人认为,这天是光照时间最长的一天,因此紫外线强度会很大, 而理发后很容易被灼伤头皮,所以最好不要理发,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有了夏至理发破财的说法。

其次,忌同房,原因是这天是阳极阴生的日子。据了解,从夏至开始,人体阳极就会转阴,阴气居于内,为了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为此就需要注意保护阳气。而同房就会消耗阳气,不利于身体健康。

最后,忌骂人,原因是过去在夏至这一天,民间会有祭神祀祖的习俗,而在这种风俗中是不能说谎骂人的,因为祭神祀祖本来就是一件庄严肃穆的事情。

另外,夏至除了有三忌外,还有一些习俗要知道,那就是“吃三样,送两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意:吃三样,送两物,一年顺利

所谓“吃三样”,指的是吃面条、吃馄饨、吃冰。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在北方到了夏至就有吃凉面的习俗。这里的凉面可不单纯是为了解暑,而是此时节正是夏凉小麦收割完成的时间,人们通过吃新麦面来庆祝收获的丰硕,以此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

而在南方地区,这一天多以吃馄饨为主,寓意也是为了庆祝丰收,只不过南北方饮食习惯有差异,导致北方吃面条、南方吃馄饨。

另外,按照传统,夏至这天还有吃冰的习俗,寓意消暑。据说,在古代,夏至日都是假日,皇帝会赐冰给官员,让官员回家跟亲人团聚消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送两物”,指的是赠送彩扇和香囊

在辽代时期,夏至日往往被称为“朝节”,指的是妇女之间互赠彩扇,因为这个时节正是炎热的开始,妇女们为了驱热解暑,就有了送彩扇的习俗;而又因为夏至到来时,蚊虫开始泛滥,为此古人就有了这天互送香囊一说,为的是驱蚊抑臭。

除此之外,夏至日这天,民间还有“称体重”的说法。据说,这天一早,男女老少一个挨一个排队过秤,而且有专人报重,场面十分热闹。而这一习俗的目的是寄托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期盼。因为古代医疗技术不发达,一旦生病就难以很快痊愈;而夏至日后,毒虫较多,很容易使人感染疾病,为此人们都会在夏至称重,然后出了夏季后再次称重,最后通过体重来判断自己是否得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些习俗在当下看来,确实没有什么价值,以至于这些习俗正在逐渐消失,但是对于老一辈人来说,还是比较重视,而且作为我们而言,应该记得并且传承这些习俗,因为这也是对传统文化一种尊重。

总之,夏至就要到了,希望大家可以跟随老传统行事,让自己和家人可以平安度过炎热的夏季。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说的关于夏至习俗的问题了。话说,你们那边有这些习俗吗?你会跟随老传统行事吗?可以留言、评论,跟大家说说你们那边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