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羲皇故里”天水,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6月21日(夏至日),由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4(甲辰)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将在天水市举行。天水伏羲广场将奏响黄钟大吕,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目光将聚焦天水,共同祭祀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伏羲庙

追随伏羲足迹 联接精神纽带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根源与精神家园。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我国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先民们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其中,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的传说就发生在天水。以伏羲为代表的始祖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之一。

伏羲氏,风姓,居三皇之首,是中国史料记载中最早的王,为中华民族奠基和中华文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伏羲是中国古代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的代表性人物,是一位对中国古代文明作出卓越贡献的杰出领袖人物,被华夏民族尊崇为“人文始祖”。天水当地群众更是尊奉他为“人宗爷”“人祖爷”。据古籍记载,太昊伏羲有十四大功绩:画八卦以肇启文明,造书契以代结绳,结网罟以教民畋渔,养牺牲以改善饮食,造屋庐以改善居室,制嫁娶以制定人伦,服皮羽以改进衣著,垦土田以繁滋谷蔬,取火种以冶金成器,制琴瑟以怡情化育,制九针以祛除疾病,设九部以分部治理,创占筮以听微决疑,造甲历以授民农时。伏羲点燃了文明薪火,中华民族从此告别蒙昧,开启了文明之旅。

据文献记载,伏羲诞生于古成纪(今甘肃天水),徙治陈仓(今陕西宝鸡),定都陈宛丘(今河南淮阳),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伏羲氏族在迁徙过程中,足迹遍及甘肃、陕西、河南等地,汉族、苗族、彝族、白族等20多个民族都有关于伏羲的传说。随着东迁和融合,伏羲氏族以蛇图腾为躯干,吸收了其他部族鱼、马、牛、羊、鹿、虎、鹰等图腾中的元素,形成了带有各部族信息的复合精神图腾——龙。从此,散布于华夏大地上的多元文明渐次归于融合统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和“多元一体”格局就此形成。当今世界,有华人的地方,每逢春节就会有舞龙舞狮,每个华人都以“龙的传人”为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癸卯)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天水隆重举行

公祭人文始祖 凝聚民族力量

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公祭伏羲的习俗由来已久,世代传承。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秦文公十年(公元前756年),就在渭水流域用“太牢”之礼祭祀伏羲。明朝成化年间修建了天水伏羲庙,并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开始每年在此举行祭祀活动,逐渐成为全国祭祀伏羲的中心。祭拜活动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1988年,天水市政府正式举办公祭伏羲大典。自2005年起,公祭伏羲大典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13年开始,公祭伏羲大典由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等机构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天水市人民政府承办。

公祭伏羲大典迄今已成功举办34届,是甘肃省保留举办的重要节庆活动和全省“八个一”文化品牌,相继被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十大节庆”“最具国际影响力”节庆活动,先后获得“中国十大民俗类节庆·最具文化传承奖”“中国优秀当代节事”等荣誉,已成为世界华人寻根祭祖的重要平台。自2014年起,在天水公祭伏羲大典期间,台湾同时举办海峡两岸共祭伏羲典礼,至今已连续举办10届,搭建起了两岸共祭人文始祖、深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增进了海峡两岸同胞血浓于水、同文同种的民族认同感。

近年来,众多境内外主流媒体对公祭伏羲大典进行报道。2006年起,通过国务院新闻办、省政府新闻办发布会平台,先后召开公祭伏羲大典新闻发布会13场次;2012年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凤凰卫视等媒体对公祭伏羲大典进行现场直播12次。同时,俄罗斯、法国、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30多个国家的通讯社、新闻媒体走进天水,全方位采访报道公祭伏羲大典盛况及天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推动文化交流互鉴。仅2023年大典期间,全网发稿就达6.5万余篇、阅读量5.67亿次,滚动播放宣传标语30余万次,发送主题短信16.58亿条,海外网络平台浏览量超过1亿次。以伏羲为代表的始祖文化得到广泛认同,伏羲文化的精神纽带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为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了积极力量。

今年的公祭伏羲大典以“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宗旨,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主题,更加突出“主题鲜明、仪式庄重、参祭广泛、交流深入、活动丰富、服务精细、氛围浓厚”的特色,并将第十一次与台湾地区同步举行海峡两岸共祭伏羲典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公祭伏羲大典暨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甘肃论坛

塑造天水形象 坚定文化自信

远古时代,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在天水的土地上一画开天、道启鸿蒙,为中华民族奠基和中华文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千百年来,伏羲始祖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源头。伏羲文化蕴涵着穷究天地的探索精神、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开放包容的和合精神。起源自天水的伏羲始祖文化,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层面和不同领域,是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精神标识和情感纽带,是凝聚全球中华儿女的重要文化基因。

进入新时代,研究伏羲文化,对于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和中华民族的形成、更加完整准确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与独特的价值;对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增强民族凝聚力、聚合全球华人认同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推动伏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于塑造天水形象、打造天水品牌、激发产业动能,在天水乃至甘肃培育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拉动作用。

1992年以来,天水市先后举办伏羲文化论坛22届,累计1640多人参加会议,征集论文780余篇。先后成立了天水市伏羲文化研究中心、中华伏羲文化促进会、伏羲学院、伏羲文化研究院、天水市伏羲文化促进会等研究组织,出版《伏羲文化》《人祖伏羲》《伏羲文化研究》《伏羲古籍录》等著作38部,发表《伏羲画卦与和谐精神》《伏羲神话传说的文化价值》等论文480余篇,刊发《伏羲文化研究》专题期刊39期,获得各级社科立项项目33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24项),为传承弘扬伏羲文化、推进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智力支持。

今年大典期间,将同期举办以“弘扬伏羲文化 赓续中华文脉”为主题的2024年伏羲文化论坛。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天水市人民政府、甘肃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主办,将邀请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华孔子学会、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等高校和机构的10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台湾文化交流团的多位成员参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型室内情境体验剧《天水千古秀》在天水上演

推动传承创新 建设现代文明

作为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源地,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好伏羲始祖文化,是历史与时代赋予天水的光荣使命。

201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批复支持甘肃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平台整体推进文化大省建设。2013年,省委、省政府对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作出部署,明确建设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2023年全国两会上,关于建设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成为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提案。按照中央决策部署与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天水市制定了打造“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的发展规划,着力深挖文化根源,讲好伏羲画卦故事,打造独特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推动以伏羲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切实增强文化旅游产业的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

多年来,天水市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不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伏羲庙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圪垯川遗址入选2021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太昊伏羲祭典”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秦安女娲祭典”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围绕1家5A级旅游景区、7家4A级旅游景区、18家3A级旅游景区,打造羲皇故里寻根祭祖游等7条特色线路满足不同游客需求。围绕伏羲文化题材,创作开发800余种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注册113个伏羲文化相关商标、16项相关专利。先后创作推出《天河热土》《说伏羲》《天水千古秀》《梦回大地湾》《伏羲颂》《祖脉天水》《伏羲创世》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全市文艺家共获得国家级文艺创作奖项192个、省级重点文艺创作奖项296个。伏羲文化已成为甘肃省独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为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卦台山

迈上新征程,天水市广大干部群众将坚定不移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打造伏羲始祖文化品牌,推动以伏羲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甘肃日报

文:安东 柴炳荣

声明:图文视频来自网络,旨在传递正能量。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本平台予以删除。

编审|赵安生|责编|周小明|编辑|紫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