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周末,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道唐村翠绿的草坪上,三五成群的游客坐在一个个白色的帐篷下,与微风的呢喃一起讲述着拥抱自然的闲情逸趣,蜿蜒的步道两边铺满了绿植,每走一步都能感受诗意终南的恣意浪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原本是一个因塬高坡陡、生产生活不便而被废弃的老村,通过打造农文旅三大产业融合业态,成为集休闲娱乐、民宿餐饮、文化研学、田园体验、会议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田园休闲度假地。

“村中祠堂、社树、药王庙、土地龛、魁星楼以及修复、重建的房屋都保持着老村的模样,孩子们上课的小学被改造成了乡村展厅,村口的百年皂角树被装上了华盖成为游客祈福的地方……”长安唐村市场经理史诺介绍,昔日的老村在华丽蜕变的同时留住了旧日的风光,让城市的居民在这里寻找那一份乡愁。

近年来,长安区以着力打造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为目标,在基础建设、配套设施、宣传渠道、特色品牌等方面全面发力,通过整合“花园乡村、人文历史、自然景区”等旅游资源,全方位发展乡村旅游,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秦岭脚下,长安区五台街道星火村,2019年从村里第一家民宿“诺言凤庭”营业开始,一个个乡村旅游新业态陆续加入,让这里成为游客与秦岭亲密接触之前歇脚的驿站。

“村子距离景区近,一开始村里人就是跟游客做些小生意。民宿发展起来以后,现在吃饭、娱乐、艺术啥都有了,游客住在村里也有各种体验项目,不会觉得单调无聊。”诺言凤庭店长郑小民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村里培育发展了特色民宿8家、农家乐4家、陶艺、茶社等6家,打造起本草园研学基地。村党支部书记刘俊民介绍,未来计划引导村民利用剩余空置住房,发展“村房短住”旅游、康养产业,为看惯了喧嚣与烟火的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休息之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需求的转变,传统“以吃饭为主”的农家乐也在转型升级,作为“农家乐专业村”长安区滦镇街道上王村,从2018年开始转型升级,打造以精品民宿为主的农家乐3.0版,如今既有北欧风情与拙朴禅意融合的精品民居,也有不乏展示关中文化淳朴与和谐乡风的传统庭院,以和谐的生态、优美的环境、完善的产业结构、深厚的人文底蕴留住游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黄良街道黄良新村,风格迥异的工作室、宁静雅致的咖啡馆、活力满满的文创店……这些充满艺术气息的店铺让这个原本无人问津的老街旧巷,成为许多年轻艺术爱好者体验“慢生活”的好地方。最初,房子面积大,房租又便宜是这些年轻人选择这里的主要原因,而随着他们的入驻,也逐渐为村子埋下了文化艺术的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良街道乡村振兴办主任刘李良介绍,通过投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对街区进行美化、亮化、绿化,再由村集体组织牵头,将村内闲置宅基地在网络发布出租信息进行盘活,吸引了三四十个年轻人进村创业,还带动了村里年轻人回流。

让村民能够在“家门口”就业,美丽村庄变得既有风景更有“钱景”。长安区近年来打造了长安唐村、抱龙村等康养民宿聚集区4个,发展高端民宿200户,涌现出一批“西安市十佳特色民宿”“西安市十佳最美民宿”“陕西省旅游民宿标杆示范单位”等优质民宿品牌,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业态多元、服务一流的特色民宿产业,实现直接就业5000余人,带动就业 2万余人,成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新的增长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既有品味农家饭菜的简单,也有体验乡风民俗的清闲,可以“一日看尽长安花”,亦能“慢煮时光细品茶”。秦岭脚下的长安,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正在绘就“诗和远方”的新画卷……

文图/长安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