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万千气象看甘肃丨“三元双向”循环农业 让生态低碳农业惠及家家户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将种植业产生的秸秆转化为养殖业的饲料和菌业的袋料;将养殖业产生的粪料转化为种植业的肥料和菌业的袋料;将菌业的袋料经过分解处理后转化为种养业的肥料和饲料。由此,一个种养菌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农业发展模式形成,简称“三元双向”循环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0日上午,“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甘肃行活动走进庆阳市,探寻庆阳市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好的做法与典型案例。

庆阳市华池县城壕镇,地处子午岭林缘区,是传统的农业镇。境内种植业面积、畜牧业体量较大,产生的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料丰富,加之气候相对冷凉,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最佳区域。

基于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城壕镇因地制宜提出了以种植业为基础、畜牧业为牵引、菌光互补为循环链条的“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既充分发挥了全镇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又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正把资源禀赋的潜力转化为了农业发展的优势和效益,初步构建起了资源循环的农业绿色发展新格局。”华池县农业农村局蔬菜办主任李晓莉如是说。

如今,城壕镇通过招商引资,实施了现代农业菌光互补田园综合体项目。该项目采用种植业、养殖业、菌业为链条的“三元双向”农业循环模式,打造集“光伏新能源、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食用菌菌种培育、现代农业示范种植、农产品初深加工”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菌光互补示范产业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产业园与当地合作社结成帮扶对子,签订联合发展协议,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带动富民、豪林、富东、润元四个合作社种植黑木耳300万棒。同时,带动5户群众大棚栽植榆黄菇250万棒,20户农户露天地种植木耳200万棒。

除了带动菌业发展,产业园还带动周边10户群众租赁大棚60座种植羊肚菌20亩,种植榆黄蘑100万棒,流转114户群众960亩土地,流转费500元每亩,群众每年土地流转收入48万元。

此外,产业园提供固定岗位80个、脱贫劳动力35人,就业补贴24人,采摘食用菌岗位500余个,有效解决了群众的就近就业问题,群众年务工收入可达600万元。同时,财政补助资金610万元折股量化后,定汉、张川、余家砭3个村村集体每年分红30余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晓莉介绍,目前,产业园已建成食用菌出菇大棚20座,菌棒加工、品种展示、智能管理大棚1座,年产值可达2800万元。

基于城壕镇“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华池县乃至庆阳市大力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华池县建成以现代循环农业示范产业园为中心,工厂全自动化生产的山庄片区、吊袋集约化发展的城壕片区、数智化发展的林镇片区为辐射的“一园三片区”。

今年,华池县着力在补齐食用菌全产业链上下功夫,前端发展菌种选育和基础提升、中端加强农户带动和示范推广、后端推动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招引了3三家企业,计划投资5.3亿元,大力培育食用菌全产业链,让“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在全县遍地开花。

庆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小雷告诉记者,庆阳市气候冷凉光热丰富,非常适宜发展食用菌生产。同时,全市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590万亩左右、占全省1/7,苹果栽植面积达到133万亩,畜牧产业处于第一方阵,农业发展基础良好,年产农作物秸秆达159万吨、苹果废弃枝条34万吨、畜禽粪便1066万吨,农业废弃物资源富集,具备发展循环农业的条件。

也正因此,庆阳市正在加速推动农业从单一产业向产业集群转型、从资源低水平利用向闭合循环利用转型、从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全市建成农业废弃物收贮利用企业8家、饲草料加工企业12家、有机肥生产企业18家、菌棒生产主体12家,菌棒年加工能力达到2亿棒。

2023年,全市有效消纳利用农作物秸秆125.8万吨、苹果剪枝21.8万吨、畜禽粪便903万吨、菌糠菌渣3.8万吨,带动畜禽粪污、果木枝条、农作物秸秆、菌糠菌渣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到84.7%、63.4%、91.2%和95%。

下一步,庆阳市将加快构建种植业绿色化、畜牧业集群化、菌业工厂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高效化、种养菌双向循环互促的现代生态低碳循环农业新格局。

张小雷表示,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42万吨以上,“牛羊猪鸡”饲养量分别达到100万头、850万只、200万头、1.2亿羽,“果菜菌药”产量分别达到150万吨、120万吨、8万吨、15万吨,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0亿元,特色产业贡献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00元以上。

同时,构建形成“市域大循环、主体全循环、产业内循环”的循环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全市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菌糠菌渣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2%、83%、95%以上。

(中国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