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在我国文坛中拥有着极高的地位,这部经典小说中的人物众多,光是梁山之上,便有108位好汉。

“黑旋风”李逵绝对是一个令人记忆犹新的人物,他的名声之大,就连很多不看《水浒传》的人,都有所耳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黑旋风”

一个人的经历,往往决定了他最后的命运。

梁山108位好汉,在《水浒传》中刻画全面的其实并不多,而李逵就算是其中一个。

在《水浒传》之中,李逵出生于社会的底层,没有接受过任何系统的教育,为人却非常豪爽,充满了鲁莽的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逵的身上,有着很多“无赖”的毛病。

从表面上来看,李逵就是一个傻大个,个性非常突出,若是从整个江湖的角度去考虑,很多人都觉得李逵根本就算不上是个什么好汉,因为他滥杀无辜,比如在“劫法场”的时候,李逵就大开杀戒,其中很多死于他手下的,都是无辜的人。

他没有面对江湖的独立生存能力,相反,他更是一个杀人如麻的恶魔,似乎从来不会受到什么控制。

有过两次记载,李逵的残暴已经到了一个地步:在面对宋江的仇人黄文炳时,李逵现场割掉了黄文炳的肉,还在炭火上烤了吃,看着黄文炳在痛苦中慢慢死去。

扒开李逵的内心世界来看,他也是“愚忠”居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逵是出来混的,想要在江湖之中给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就也必须得有一个响亮的名号。

施耐庵给李逵取名为“黑旋风”,也是有着深意的。

通过辞典的解释:旋风者,恶风也;其势盘旋,自地而起,初则扬灰聚土,渐至奔沙走石,天地为昏,人兽骇窜,故谓之旋;旋音去声,言其能旋恶物聚于一处故也。

再加上一个“黑”字,就能让李逵在江湖上拥有一种强大的震撼力,当然,李逵也是真的“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逵还有一个小名,名为“铁牛”,这里面也同样有着很深的用意。

相传,在大禹治水的时候,每每治理好一处之后,就会铸一口铁牛沉入水底,寓意为镇服水患,铁牛在此处也为神兽。

李逵在行走江湖的时候,看似纯真,实际上却是没心没肺,有点像“巨婴”的类型,他本身得依附于别人才能够存活下来。

在《水浒传》当中,李逵有过两次著名的“单独行动”。

第一次是他下山接母亲,结果弄成了一锅粥,老虎的出现让他怒不可遏,他力杀四虎之后,也被抓了起来,这次出场,李逵的身上彻头彻尾都是悲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次出场是在寿张县当县太爷的时候,整个过程又非常滑稽,对于李逵这个人,压根就不能使用到正常的思维。

他不懂什么是“生”,更不懂什么是“死”,他有一个悲剧的结尾,其实也并不奇怪。

所以,若是想要让李逵能走上一条正常的道路,他必须也得有一个大哥,不然他只会按照自己的性子来做事。

起初,李逵按照自己的路子去走,结局似乎都不会那么惨烈,直到他遇上了宋江,从此成为了宋江耍阴谋的工具。

没有真才实学,宋江只能将一切都捆绑在宋江的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性格之外,李逵在其他方面,绝对是无法和《三国演义》中的张飞相比。

论武艺,张飞能一个人站在长坂坡,可李逵的座次仅仅排在了22名,可是,他这个22名却和排在97名的李云打成了一个平手,一次和排在98名的焦挺对打的时候,还被焦挺一脚踹翻。

这些也足以能够看出,李逵就是长得吓人,论功夫这一方面还确实是属于一般。

可《水浒传》中也同样交代了宋江执着于他的原因,因为李逵绝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因为李逵本身就是一个恶贯满盈的大恶魔,与憨厚和可爱这些形容词压根都不沾边。

在这方面,李逵甚至也很聪明,最起码他懂得一个道理:想要取得领导的信任,就得无条件服从于领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这样,宋江让他去做什么,他都绝对没有二心,什么上刀山下火海,李逵都万死不辞。

除了宋江之外,李逵不愿意去买其他任何人的账,哪怕是晁盖、吴用这类人,在李逵的面前都不好使,他只认一个大哥,就绝无二心。

梁山上的事情本来就复杂,各路好汉都是因为不同的人生经历而被逼上去的,想要管理好这一帮乱世之徒,本就困难。

那么,李逵的重要作用,也就体现出来了。

老大哥宋江有很多难以说出来的话,都可以从李逵的嘴巴里说出来;还有一些事情不是当大哥能做的,李逵也同样能够发挥出关键作用。

比如在《水浒传》第四十一回中,就有过这样的描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江带人上了梁山之后排了座次,便让头领们新旧坐开,隐隐约约,已经和晁盖有了分庭抗礼的意思。

可在形式上,宋江还得在晁盖的身后,具体的含义,站在宋江的角度来看,确实是难以说出口的。

可这个时候,李逵就在关键时刻跳了出来,他本身就喝了酒,说了一句:“晁盖哥哥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便做了小皇帝,吴先生做个丞相,而公孙道士就做个国师,我们都做将军。”

这看似玩笑话,背后的意味其实也非常清楚:难道,都做皇帝了,还有大小之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江有这样的小弟,确实也非常舒服,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宋江也能感受到,李逵是真心为他卖命,若是还不信任李逵,那么又能去相信谁?

可换句话说,李逵做了这么多,他在宋江的眼里只是一个死心塌地的“奴才”,根本谈不上兄弟。

李逵找到了一条“捷径”,将自己的一切和宋江捆绑在一起,可他忽略了自己在宋江眼中的真实身份,宋江对他好,本质上是为了自己,而当李逵这颗“棋子”丧失了存在意义后,一切都会不一样。

而宋江打定了拿好汉们作为筹码来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时,就注定了他是一位非常善于权谋的人。

如果宋江知道,朝廷连他立下了赫赫战功后还要将他毒杀,他肯定是不会接受的,必将找到一个保全性命的方法,最起码,他能够带领好汉们顽抗到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无论如何,宋江斗不过朝廷,在喝下毒酒之后,他才发现了朝廷的歹毒用心,一切都太晚了。

宋江是个很要面子的人,即使要死,他也得在后世留下个好名声,这也是古人的一大特性,特别是那些混江湖的人。

李逵是宋江的铁杆兄弟,本来也是桀骜不驯,李逵必定知道宋江的死因,按照他的脾气,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吴用还在,可是,就算他们联合起来,面对朝堂,还是没法搅和出什么花样来,若是到时候真的被朝廷平了,宋江“谋反”的罪名也就坐实了,那是他最不想看到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作为读者,大家都希望李逵能够为宋江报仇,而不是被宋江毒死。

宋江之所以杀害李逵,实际上也是在向朝廷展示自己的愚忠,他知道,李逵是仅仅忠于自己而并不忠于朝廷的,他得为朝廷除掉这个隐患,当然,李逵死了,朝廷更不会同情他的遭遇。

李逵的死,就死于保全宋江的名声,当然,也死于他自己的愚昧。

《水浒传》中的描述,可能让人意犹未尽,接下来,清代作家俞万春写下了《荡寇志》。对于有着价值判断的读者来说,《荡寇志》中李逵的结局,反而更加令人信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荡寇志》揭秘李逵真实死因

《荡寇志》作者俞万春感觉到,在嘉庆皇帝之后,封建帝国遭遇了越来越深重的危机。

他积极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限制农民的各种行为,在研究《水浒传》的时候,他更是非常不满梁山泊受招安等一些内容,为了抑制《水浒传》在社会上造成的深远影响,在七十回之后又续写了七十回。

很多人不认可俞万春,认为他完全是服务于时局才续写水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