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度是管理的基石,是行动的指南。今年以来,商洛法院执行工作紧密围绕省法院“1281”工作计划和市中院“12333”工作思路,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制度创新、科学管理,以机制创新促执行质效,攻克一批难案积案,提升了执行案件整体水平。

商洛中院:加强条线管理 出台指导办法

如何规范执行管理、加强执行条线工作管理、在对下监督指导的有效性上精准发力?商洛市中院执行局坚持问题导向,有的放矢,在扎实调研多次研判的基础上,出台《全市法院执行工作监督指导办法》,有效夯实执行条线管理,强化精准对下指导,切实服务执行干警。

该《办法》涵盖了工作督办、约谈制度、“一案双查”、涉执信访、执行监督等5方面内容,贯穿于执行案件监督、执行事务督办、申诉信访化解等具体工作中,围绕执行工作的各方面全流程作出详细规定。今年以来,执行指挥中心持续加大执行案件节点督办力度,完成分级分时督办68件,涉执信访案件办结率同期提高20%,督办事务的期限内办结率同期有较大提升。执行工作监督指导制度是商洛法院落实深化执行工作双重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举措之一,为提升管理效能,构建纵向贯通的执行格局铺垫制度建设的根基。

洛南法院:深耕执源治理 多举措促落实

探索“执源治理”工作机制是落实推进本市为“执行难”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试点市之一的具体举措。洛南县法院紧抓试点契机,“抓前端、治未病”,在深化对外执行联动机制的同时,狠抓内部“执源治理”工作机制。陆续出台《民事案件财产保全集中管辖的规定(试行)》《关于在民事裁判文书增加执行通知内容的通知》2项制度,并挂牌成立执前和解工作室,打出执源治理组合拳。

民事案件财产保全集中管辖,畅通了法院内部各部门之间对民事案件财产保全工作的衔接配合,确保民事案件保全工作规范高效开展;同时规定在民事裁判文书增加执行通知内容,实质是树立执行前置的理念,提前明确告知义务当事人拒绝履行义务会承担的严重后果,强调审慎性,进一步强化审执一体化,督促当事人能够主动履行义务,从而减少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数量。

“加大保全力度,实现以保促执,以保促和,以保促调。”“执源治理需要多元化的治理手段和方法措施,既重视外部,也要重视内部治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裁判文书自动履行率,从源头控制执行案件增量。”目前,洛南法院保全率同比提升16.9个百分点,整体质效逐步趋优。

丹凤法院:技术赋能 有效破解执行难题

近年来,丹凤法院坚持以信息化助推执行工作现代化的理念要求,不断拓展信息技术在服务执行工作上的数智效能,有效破解执行难题,实现执行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信息化破解查人找物难。利用失联修复系统,能较准确查询到被执行人的活动轨迹,失联当事人找寻成功率达60%;通过不动产“点对点”网络司法查控系统,实现对被执行人的不动产、车辆等主要财产的线上查询、查封、解封。并在全省率先探索使用“边控和悬赏系统”,利用淘宝网受众面广的特点公开发布执行悬赏公告,实现对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的及时发现和有效查控。信息化赋能提质增效。通过执行信息化系统的深度应用,极大提高执行质效。随着文书自动生成系统、法律文书电子送达、智能查控机器人系统的部署上线,为执行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信息化助力规范化管理。为严格规范终本案件管理,推进“终本清仓”,丹凤法院执行局成立终本案件管理团队,培训学习“两终”案件管理系统,利用数据分析对案件情况做到“底子清、心里明”,保持攻坚克难力度不减,执行案件终本率全市最低,位列全省全市第一方阵。

接下来,商洛法院将围绕全省法院“陕亮执行·2024”专项执行工作部署,紧盯“以一流理念、一流机制,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目标,不断创新制度建设,优化执行管理体系,提升执行案件整体质效,让更多胜诉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

(通讯员 刘琳川)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