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6月19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暨第三届中国大运河古镇发展文化周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启动。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发表视频致辞。

2014年,中国大运河项目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运河贯穿临平境内,广济桥、郭璞古井、乾隆御碑等众多历史古迹依水而建。回忆起参与运河申遗的过程,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铜雕传承人朱炳仁感慨万千,“我们当时来到广济桥,郑老(郑孝燮)笑着说了一句:‘老朋友,我们来看你了’,我们把运河上这座桥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京杭大运河广济桥。 主办方供图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更是一条线性的活态文化遗产。水运千里纵通南北,文脉绵长横贯古今。浙江省文史馆馆长王永昌认为,河流是催生民族文化认同、联通疆土一体化的纽带。大运河横贯南北,融通古今,沿线的古城古镇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记录着运河风雨,留住乡愁记忆,是大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

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使古老的运河更加年轻、活力,北京市通州区、杭州市临平区作为京杭两地代表,作经验交流。北京通州、临涣古镇、蒋坝古镇、前童古镇等大运河沿线城市和古镇代表共同发布《大运河古镇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宣言》,将以大运河为纽带,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