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2岁高龄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突然宣布:向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白色王国”——塑料——宣战!

由此,拒绝和限制使用塑料产品,成为世人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健与团队在探讨技术问题

然而,中国本土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的一位材料工程师却表现得格外冷静:一方面,他非常赞同女王的想法;另一方面,他坦率指出,塑料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若想用另一种材料来替代塑料,其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和污染环境程度,很可能超过塑料。

那么,我们对塑料就听之任之、无计可施、放手不管了吗?“不,要管,而且要管到底。”说这话的,是上海金山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生产总监张健。

身上持有中外两座名校的博士学位和教员聘书、中外两家大公司的工程师证书、中外两项科学技术发明大奖(2007年上海市科学技术技术发明一等奖和 2014年IOM3颁发的Mann Redmayne Medal )奖牌,以及英文国际期刊一作6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篇、中美专利授权3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产学研项目2项……光环缠绕,张健无疑被视为天之骄子。

然而,小时候的他却是个老在及格线上挣扎的孩子。父亲是安徽农村乡村小学的语文老师,母亲则是地地道道扛锄头的农民。他们帮不了自己孩子什么,能给他的,就是勤劳、刻苦的精神。

大概在12岁之前的一段时间,张健突然开窍了:既然各科基础那么差,已经赶不上趟了,那么,何不尝试一下“由难到易”的学习方法呢?

他从县城新华书店买来奥数习题册,反复研究,反复做题,琢磨出奥数的内在规律和路径,结果一通百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再看其他各门功课,易如反掌;更重要的是拿下省级奥数竞赛的奖牌,从此学业一片光明。

“由易到难”的经典学习套路被颠覆了!也因此,“知难而进”,成为他首选的人生信条。

他所在的公司为许多跨国公司如特斯拉、丰田、通用、大众、比亚迪、华为、小米、海尔等提供塑料粒子。那些企业对物料在环保方面的考量极其严格,不环保的产品便过不了关,PCR是他们认可的。

PCR是指消费后再生塑料,即在完成其初始使用周期后,从消费者手中回收来的废弃塑料制品,经过一系列处理过程转化而成的新材料。PCR的使用有助于减少对原生石油资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并减轻塑料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对废旧塑料制品进行回收,虽然可以实现生活、生产垃圾的再利用,但仅限于此非常不够,这里牵涉到一个重大的环保问题,即如何进行碳值计算,而且必须覆盖废旧塑料制品的收集、拆解、分拣、破碎处理、再加工、后处理和包装等各个环节,建立起条码跟踪系统,实现全过程透明化和可溯源性。

张健和团队要突破的技术瓶颈,就是PCR的碳值全链路自动计算(主要是指评估从废旧塑料收集到最终产品再制造整个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即碳足迹),实现不同处理工艺和方法的碳值对比的及时性。张健的突出建树就在于建立了一套简单、实用的数学模型和公式。于是,他的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实现荧光法在线停留时间分布测量、物料混合效果测量等多个在塑料工业界的零突破;成功开发了防异响材料、抗菌材料、耐刮擦材料、透明材料、新一代美学塑料等,有效应用于汽车、家电、OA、5G、医疗及新型建材领域。

张健正以自己“平凡中的不平凡、不平凡中的平凡”的经历,昭示一代堪当大任的中国年轻工程师们:所谓的“工匠精神”并不神秘——“在平淡重复的工作中不断理解、感悟、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追求融入到工作和产品中”,那就是!(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