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举行野生动物保护及国际合作成果新闻发布会。中科院院士魏辅文表示,与世界各国持续开展大熊猫国际合作,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意义重大。 魏辅文表示,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物种,是我国国宝,我国先后与20个国家26个机构开展了大熊猫合作交流。魏辅文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参与和美国圣迭戈动物园等机构的合作研究,他深切体会到通过合作取得的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科院院士魏辅文 图据国家林草局

一是大熊猫繁育、科研成果丰硕。大熊猫国际合作初期,当时我国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还是很低的。通过国际合作,我国在大熊猫饲养繁育、疾病防治、野外放归等领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比如国外合作机构助力我国科研工作者攻克大熊猫“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三难问题;联合开展圈养大熊猫食物营养、疾病防控等方面的研究,有效提高了疾病的治疗能力,极大改善了大熊猫健康水平。

二是有力支持了大熊猫野外保护。通过大熊猫国际合作,我国获得先进野生动物保护理念,得到野生动物保护的先进技术、专家团队等系列支持,为我国培训了一大批野生动物保护人才队伍,促进了我国保护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快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与世界接轨的步伐,比如80年代中美在卧龙开展的大熊猫野外生态生物学研究。魏辅文称,自己就是当时的受益者之一。

三是促进了民间友好往来。大熊猫赴境外开展合作,受到所在国公众的普遍欢迎。魏辅文说,他在美国圣迭戈、澳大利亚阿德莱德、英国爱丁堡访问的时候,看到外国民众为了看到大熊猫往往要排好几个小时的长队,饲养人员对大熊猫给予了精心呵护。他认为,这对促进国外公众进一步了解我国大熊猫等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传播中华文化,增进民间友好交流发挥了难以替代的推动作用。

会上,国家林草局动植物司司长王维胜也表示,开展野生动物合作交流,是国际普遍通行的做法。例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国际合作交流,先后从国外引进了我国没有分布的考拉、美洲豹、北极熊、欧洲野牛、非洲狮等数十种野生动物。

王维胜表示,国际合作交流还有力支持了野生动物野外拯救保护。例如,我国积极支持日本、韩国恢复本已灭绝的朱鹮的野外种群。到目前,日本朱鹮野外种群达532只,韩国野外种群达数十只,向世界讲述了共同保护朱鹮、完善全球自然生态系统的中国故事,得到国际公约组织和国际社会的一致赞赏,提升了我国良好形象和声誉。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北京报道

编辑 张雪婵 责编 冯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