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安陆市检察院未检检察官叶先丰再次见到骁骁时,忍不住眼前一亮——骁骁身穿干净的白T恤,搭配运动鞋,利落的短发修剪得很是清爽,谈话间笑眼盈盈,往日叛逆模样不见踪影。

此前,16岁的骁骁因家人监护不当而触犯法律。安陆市检察院依法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并同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促使骁骁和母亲打开心结,重建亲子关系。在检察机关与学校积极协调下,骁骁重返校园。叶先丰作为骁骁所在学校的法治副校长,不定期到校了解骁骁的表现,一步步见证其从叛逆少年蜕变为阳光大男孩。

人生似种庄稼,孩子如幼苗。近年来,湖北省检察机关以综合履职凝聚多方合力,通过做细家庭教育指导、做实检校联动、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促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取得实效,越来越多的“骁骁”从检察履职中获得“养分”,茁壮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北省恩施市检察院“蓝天白云”工作室检察人员深入乡村开展法治宣传,与孩子们做游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北省大冶市检察院检察官和心理专家到某刑事案件当事人家中,为当事人的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一站式帮教

让各方力量汇聚

初夏,武汉街头热浪袭人。芳芳戴着厚厚的塑胶手套,用抹布擦拭街边护栏,顾不上额头冒出的汗珠。“每次到社区,都是她主动要来的。感觉她现在比之前更爱劳动,学习生活都更积极了。”远处,芳芳的母亲耐心等待着女儿。

因与父母关系不和,15岁的芳芳辍学后离家出走,不料被他人引诱参与贩卖毒品。2024年2月,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武汉市武昌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在办理该案过程中,检察官通过上门家访、走访学校了解到,芳芳父母一方面对女儿颇为溺爱,一方面又对女儿的学习要求苛刻,双方矛盾冲突不断。芳芳不堪忍受巨大压力,离家出走。此后,芳芳父母仍未对其进行有效管教,致使芳芳涉罪。

为引导亲子双方打开心结,检察官多次组织亲情会见。在同父母的一次次交流中,芳芳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真诚悔罪。考虑到芳芳是因情绪问题辍学,检察官积极委托心理咨询师对其开展心理疏导,帮助其重拾对学习生活的信心。

武昌区检察院就是否对芳芳附条件不起诉举行不公开听证会,在进行释法说理和法治教育的同时,邀请家庭教育指导师进行现场指导,引导芳芳父母看清家庭教育症结、转变教育理念。同时,该院落实《关于在刑事诉讼中构建新时代检律关系的实施意见》,主动邀请辩护律师参与听证会,听取律师意见。3月,武昌区检察院对芳芳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启动考察帮教。

“不是不想管,而是不敢管,不知道怎么管。管得越多,孩子越叛逆。”考察帮教开始时,芳芳父亲向检察官表达了无奈。

武昌区检察院联合专业团队组建家庭教育指导小组,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微型法治课等方式,对芳芳及其父母进行认知干预和行为矫正,引导他们多关注女儿的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同时,该院对芳芳父母发出督促监护令,内容细化至每周安排家务劳动、共同参加体育运动、定期召开家庭恳谈会等,督促其切实履行监护职责,重塑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帮助芳芳回归学校,需要检校合力。”检察官表示。武昌区检察院及时联合学校制定复学帮教计划,配备心理辅导员、结对成长伙伴等,帮助芳芳顺利回归校园生活。检察官联合芳芳的班主任定期开展家访探望,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成长规划。此外,该院还联合区妇联、关工委等成立监护考察组,将芳芳的家庭监护状况和在校表现情况纳入附条件不起诉考察内容。

以检察履职的司法保护,促推未成年人“六大保护”形成合力。近年来,武昌区检察院联合区妇联、关工委、教育部门、中小学校等构建起涉罪未成年人一站式帮教体系,与区妇联等单位联合成立家庭教育指导站,出台《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实施细则》;助力教育部门对辖区中小学校开展“控辍保学”清查工作,在多所中学开设“家庭教育课堂”,在4所职业高中为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配备“结对成长伙伴”。截至目前,该地区已有70余名涉罪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接受教育指导,20名涉罪未成年人重回学校,其中3人考入大学。

精准指导

让家庭港湾“回暖”

“希望每一名家长都能够理解和支持孩子,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到家庭教育的温暖和力量。希望家长和老师更好地携手合作,为孩子们的成长添砖加瓦。”5月15日恰逢第31个“国际家庭日”,黄冈市启黄中学书记徐玉梅在“家教伴成长 法治护未来”主题活动中说了这番话。

此次活动由黄冈市黄州区检察院联合黄州区心港家庭教育服务中心举办,旨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有效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及犯罪预防工作。

活动中,黄州区心港家庭教育服务中心讲师袁荷荣以“学做智慧父母,培养优秀孩子”为题,为学生家长讲述如何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并围绕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疑难杂症”和家长们互动交流。“一定要多一点耐心,多鼓励孩子,多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一名家长在笔记本上认真做笔记。据了解,黄州区检察院还专门设立了“检校家同行——家长学校”,通过“检校家”合作汇集检察机关、学校等各方优质资源,逐步建立学校、家庭、检察“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格局,让教育者先受教育,切实筑牢未成年人家庭保护“防线”。

“家庭是未成年人的第一课堂,家长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和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是未成年人犯罪或被害的重要原因。”黄冈市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负责人董赟表示,该市检察机关在办案中,既关注罪错未成年人的帮扶矫治,又注重压实家庭保护责任,通过构建“检察+N”多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帮助涉案家庭提升科学教育能力,共同打造“家庭教育+检察帮教+专门学校+社会支持”的立体式罪错未成年人矫治教育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对罪错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

董赟向记者讲述了一起盗窃案中6个家庭的转变。在陈某等人盗窃案中,蕲春县检察院对6名涉案未成年人进行全面调查评估后,发现监护缺位、监护不当是6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该院及时制发督促监护令,实行一人一策、精准干预,督促6名涉案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依法落实家庭教育职责。同时,该院与蕲春县浚新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服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借力专业力量,通过专业法律指导、心理干预等方式,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性和成效。

在多方努力下,6个涉案家庭的监护能力明显提升。家长们从自身做起,通过改变沟通方法、增加陪伴等方式,与孩子们重建亲子关系。家庭港湾的“回暖”,为6个孩子重新起航注入了信心和力量。

控辍保学

让失学孩子“回归”

“检察官,我们这儿有三个孩子处于辍学状态,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2022年3月,襄阳市樊城区检察院接到某镇政府的求助电话,得知王某、张某夫妇的三个未成年孩子自2020年9月起一直未返校上学,镇政府等单位人员和亲属先后多次上门,对王某夫妇进行劝导、训诫,均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家庭教育不仅是“家事”,更是“国事”。樊城区检察院走访后发现,王某一家靠种地为生,生活困难,孩子们以杂草为床,王某脾气暴躁,经常殴打妻儿。三个孩子迟迟不能复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阴影。

该院随即安排有心理咨询经验的检察官多次上门劝导,王某渐渐卸下戒备,告诉检察官其因早年外出务工多次被骗,总认为有人要害他。他觉得,一家人只有在屋里才安全,所以不让子女与外界接触。

心结最难打开,但必须打开。检察机关从解决这家人的困境入手,联合法院、妇联、民政、教育等单位,制定个性化救助指导方案,先后多次邀请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等对王家成员开展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一方面帮助孩子们走出心理阴影,重回学习生活正轨;另一方面帮助王某修复心理创伤,提升责任意识,转变教育理念。同时,检察机关联合相关单位对王家开展生活救助,帮助开通水电、减免学校生活费等。新学期到了,三个孩子如愿返校。

案子办结后,检察官对失学儿童的牵挂仍放不下。樊城区检察院向教育部门发出关注函,推动全区开展2023年梳理排查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专项行动,督促学校、乡镇(街道)等义务主体劝返5名学生。同时,该院打造由检察官、妇联干部、家庭教育指导师、学校老师等组成的“心路”家庭教育指导队,对辍学学生建立一对一关爱帮扶机制,实现“辍学劝返”家访全覆盖。

据了解,2023年以来,湖北省检察机关办理控辍保学相关案件22件。

“看情景剧的时候,我的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儿,既气愤又恐惧。我们每个人都要用实际行动反对校园霸凌!”5月31日,在湖北省检察院举办的“检教同行,共护成长”主题检察开放日活动中,武汉市武珞路小学学生慕慕向记者分享其观看普法情景剧的心得。

除了普法情景剧,当天引发活动参与者共鸣的环节还有很多,比如“心尖上的检察·小雪姐姐”法治宣讲团的法治课。这个宣讲团于今年4月成立,由湖北省检察机关未检条线的16名业务骨干组成,通过“线上+线下”“讲述+动漫”进行宣讲,推出的“心尖上的检察·普法微课堂”系列普法视频点击量过千万,获评湖北政务微博优秀案例。

“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进行全方位保护,确实用心、用情了。”参加此次开放日的全国人大代表,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焊接培训中心电焊工、技能教师赵宗合表示,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心尖上的检察·小雪姐姐”有力度有温度。

(文中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来源:检察日报·未来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