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7日几近中午,在菏泽市鄄城县临濮镇楼子庄村的薛庆喜家庭农场农田示范区内,一排排自动喷灌机正在为刚播种不久的玉米田喷灌。只见细密的水花均匀地洒在田间,滋润着土壤。依托智慧农业设施,薛庆喜家庭农场展现出了抗旱“降温”的“凉”策。

“用自动喷灌机浇地非常方便,只需要打开开关,水就喷洒出来了,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水流量,300多亩地,我一个人两天就能浇一遍。”农田示范区负责人薛庆喜告诉记者,为了应对近日因持续高温带来的旱情,鄄城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对他进行灌溉指导。目前,虽然干旱天气给农业生产造成一定不利影响,但依托示范田内的完善配套设施和智能灌溉设备,影响总体可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跟随薛庆喜来到了建在地头的农业生产信息自动观测场,他告诉记者,观测场会不间断地采集着气候、土壤、虫情、苗情相关信息。在不远处的屋内,室内监控中心的大屏幕上会实时显示着天气、墒情等数据。“在这里只需敲击键盘,即可操控农机设备进行抗旱浇地、施肥等工作。”薛庆喜说,尤其是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节省人力、化肥的同时,每亩地比大水漫灌用水量少很多。

近年来,鄄城县大力推进示范农田建设,实现了农业产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越来越多的粮田变成了良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薛庆喜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薛庆喜告诉记者,2020年,他的家庭农场被鄄城县农业农村局将打造成了示范田,并为他配套建设了水肥一体化、自动喷管机、农业生产信息自动观测场等设施。不仅如此,鄄城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农技人员不定期到田间做技术指导,推广优良品种、先进农机和技术,薛庆喜的示范田实现了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种田化繁为简,田间管理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庄稼该浇水、施肥时,农技师都会来指导。通过水肥一体化、自动喷管机等技术,亩产量每年都在增长,这都是科技种田的功劳。”薛庆喜说。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蒋鑫 通讯员 刘永霞 许志浩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