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继续我的图书馆面壁思考人生。

十几年前,我第一次踏上英国的土地,第一次去超市买了打折的临期牛排,第一次去地摊搞了一

身衣服。也是人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把生活费压缩到极限,而且是在生活费并没有上限的情况

下,老实说那会儿一年多花十万还是少花十万其实无所谓,而且那时候哪知道钱难赚啊,几十万

可能父母心疼,按理来说我们这些小孩子应该是毫不在乎的,完全没概念。就好像现在网上还一

大堆年轻人没参加过工作,觉得一个月赚几万很容易一样。

奇葩的是,可不止我一个人干这事,是周围都是这种提着LV跟我一起组团去超市席卷临期牛排

主,以至于临期的肉也不是每次都抢的到的,我记得有一次我们抢了条二十英镑的三文鱼,做了

一大桶酸菜鱼,吃的我到现在对那味道都念念不忘,后来每天都想着去蹲三文鱼,可惜再也抢不

到打折的了。

当然也有报复性消费的同学,还见过那种回国前还刷爆了所有行信用卡的人,毕竟留学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都是第一次实打实的大额存款进了自己账户可以随意支出的时间段,我的一个发小还在本科就花光了读研的钱,本科结束就被迫提前结束了在美国的留学生涯回来工了。

但是不节约的真的只是异类,要么家里真的太有钱,要么是出来心里意难平要炫富,毕竟隔着几

千公里,周围又没人知根知底,只要你真敢刷卡,说你自己家里有钱也没人能质疑你,是可以

体验下那种被人崇拜的感觉的嘛。

现在来马来西亚又开始了断断续续的留学生活,情况跟十几年前毫无区别,还是从入境第一天就

开始,连酒店几十块钱的差价都很神经的去看下,吃饭也会在意一顿是十五呢还是二十,老实

说二十几的我都基本不去,都去吃十五六的快餐线

按理来说哪怕是今天钱得靠我自己赚,但是一个月生活费是高一两千还是第一两千,对于读博的

总投入来说,完全就是毛毛雨,无所谓的事情。

奇怪的就是,明知如此,还是很节约,就像一种惯性,好像一读书就该这么保持低功耗待机。

有人说是因为我们刚来不适应汇率,总是按折价到人民币去计算开销,导致觉得什么都贵,就不

舍得买,但是按这个原理难道去日本的学生就会浪?不是的吧,我刚出生的时候,我爸爸也去日本待过,他老人家还不是天天买临期鸡蛋,带着同学去菜市场搜刮猪脚,一年多回来还攒了台电视机的钱。

也有人说是第一次看到自己的钱从账面上会逐步变少,有一种心理危机感,毕竟以前都是每个月

开口要,这次是一两年的费用直接存账上。以后就只会少不会多,直到毕业回国工作领工资,这个可能也是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