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藏西大地气温逐渐回暖,蛰伏了一冬的城市正在悄然复苏。行走在阿里地区的大街小巷,建筑工地火热开工,街边小店生意红火,人们忙得不亦乐乎,处处欣欣向荣的景象。

当记者来到狮泉河镇民族巷见到白玛时,她家的藏餐馆装修已进入收尾阶段,新餐馆环境整洁明亮,桌椅餐具都是崭新的。白玛一边招呼我们坐下,一边聊了起来。“之前,我通过参加县人社局组织的农牧民厨师技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不仅提高了厨艺,汉语水平也有了很大进步,这不,想着利用学到的技能增收,就和朋友一起开了这家藏餐馆,过几天就要开张了!”白玛高兴地说。

今年45岁的白玛,是噶尔县昆莎乡索麦村人。1997年,因为家里发生变故,当时还在上小学的白玛,选择辍学回家放牧,操持家务。“我上学比较晚,后来父亲不幸去世,我就没能再继续读书。”回忆起往事,白玛遗憾不已。

直到2007年,白玛一家一直在索麦村过着逐水草而居、靠天养畜的日子,“当时,我们家主要靠放牧维持生计,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又没什么手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日子过得很艰难。”白玛告诉记者。

2007年,白玛一家搬到了狮泉河镇,日子也随之好起来了。看着丈夫找到工作,孩子们上学方便,她自己也在2022年和2023年参加厨师技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学到了一技之长,如今能够开餐馆做生意,白玛激动万分。

近年来,阿里地区积极推动农牧民技能培训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双培”行动。各培训机构不仅给农牧民开展各类技能培训,还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材,对参训人员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帮助他们学会一门技术的同时,学会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从而更好地务工经商、就业增收。2023年,全地区参加“双培”行动总计5804人,实现就业2707人,就业率达46.46%。

“通过参加‘双培’行动,不仅让我们吃上了‘技能饭’,还学会了简单的汉语汉字。现在在家我还能辅导小儿子的学习,非常感谢党和政府,日后我还要抽空自学,弥补自己没能继续上学的遗憾。”白玛说。

来自噶尔县昆莎乡前进村的次仁拉姆是白玛的好朋友,也是这家藏餐馆的合伙人。她和白玛一样,参加过人社部门组织的相关技能培训,“培训中我们学会了许多小吃的做法,我和白玛很有信心把餐馆经营好。现在我们还年轻,要靠自己的双手富起来,用实际行动报答党和政府的恩情。”对于未来,白玛和次仁拉姆干劲十足。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