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历史文化非常悠久,上下长达5000年,民族构成也是极为丰富多彩,而且,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是完全迥异的。而有很多地方甚至完全延续与保留了传统的文化特征,如传统服饰,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和其他民族截然不同的一面,这也使得不少游客大为感兴趣,并趋之若鹜。

在我国,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是位于广西和贵州交界处的一个村庄,那里的风土人情非常独特,而且他们还是我国非常著名的一个重点文化保护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风景比较迷人之外,那里也有着母系社会的特征,这个特点更是让人们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个村庄叫做菇类村,那么它到底有何魅力呢?

一、不为人知的“菇类村”

菇类村,是我国比较著名的生态文化村,这个地方主要由两个民族构成:瑶族和苗族,这两个民族构成了其主要的人口。

菇类村的人口数量是相当少的,整个村子总共有10个村民小组,人数大约在1100人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里的气候环境是比较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环境非常温润,能够得到充足的光照以及足够的降水。

总体来看,这个村庄并不大。而这里保留着传统的民风民俗以及建筑。例如,吊脚楼就是比较常见的居住建筑,它一般是瑶族人居住的。

这些吊脚楼所经历的历史时间非常悠久,它们不仅承载了人文与风情,也装载了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代代传承下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服饰。在菇类村,瑶族一般被称为白裤瑶族,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要知道他们所穿的服饰之中,是以当地的白裤为主,也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服饰,因此而得名,可以说是非常直观的,而这些服饰也是代代传承下来的。

正因为他们这个少数民族保留的风俗民情非常独特,保留的时间也较长,所以他们甚至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引得不少人前去观赏,让全国各地的游客们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国家对此非常重视,目的是为了让这些濒临失传的文化得以完整保留。

在这里,白裤瑶族甚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被认为是民族文化保留最为完整的一个民族。

这里又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而之所以叫做这个名字,与他们当地的风土人情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特别是他们所呈现出来的浓厚的母系社会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母系社会”文化氛围

母系社会是菇类村最为显著的特征,这个特征使得菇类村的大小事务均以女性为主。

在这里,女性拥有完全的自主权利,她们能够自主选择自己的伴侣。在面对爱情时,她们表现得非常勇敢和果断,只要自己看得上眼的男子,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追求。

当然,男子也拥有一定的选择权,他们可以拒绝,但在女性较为强势的追求下,大多数男子还是会选择与她们结伴。

结婚后,女子通常处于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们在婚后就会完全服从男子,这反映了他们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有些游客会担心,如果去这个地方旅游,会不会被强势的瑶族女性看上并强迫结婚,实际上,这种担忧是多余的。

瑶族内部有规定,禁止女性与外族或其他村民交往,除了本民族和本村人之外,他们通常不会与其他人建立关系,这也是他们的民族风情能够长久延续的原因之一。

在这个母系文化非常灿烂的地方,女性在对待爱情方面比较开放,在衣着服饰方面,她们也显得非常自由。

夏季时,女士们所穿的服饰非常简单,通常只是前后两块布遮住身体,里面不穿任何衣物,这种服饰在白裤瑶族中被称为“两片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样的装饰的确是容易走光的,特别是女性们有所行动或工作时,她们的身体某些部位可能会暴露出来。

他们之所以穿这样的服饰,很可能是因为它比较凉快,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他们传承下来的传统。

在一些人看来,这些服饰可能显得有些暴露,但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并不奇怪。

白裤瑶族的女性对这种文化非常崇拜和崇尚,因此这些文化得以传承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这种服饰展现的是对母性和生殖的至高崇拜,是他们母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虽然有些人可能感到疑惑不解,但我们能做的是尊重他们的文化。

即便我们做不到支持,也应该理解他们的文化,这是他们长久流传下来的民族特征之一。

在这里,女孩子们的穿着打扮的确是很有特色的,特别是夏日清凉装扮更是让不少人都感到极为震惊,也了解到这个民族是有着开放的人文风情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于这里的男士们而言,他们的穿着也是以白色与黑色为主,保留着传统风情。

白裤瑶族将这些民族文化保留下来,这不仅是他们与其他民族区分开来的标志,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特征之一。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与特点,我国共有五十六个民族,构成了一个和谐而美好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文化与风情在其中产生激烈的碰撞,迎来异常美丽与璀璨的花火,这也是我国民族的重要特色。

国内各地的游客们对此乐此不疲,想要一探究竟,想要一睹为快,不仅仅是兴趣和好奇使然,更是对不同文化的追求使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与风情,而这些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更推动这个古老的村落呈现出良好与快速的发展趋势。

那么,这个村庄又是如何发展经济的呢?

三、实现全村整体脱贫

虽然名为母系社会,一切都是以女性为主,但是,也并不意味着男性就不需要做任何努力与付出。

当成立一个家庭,不管男女,也都应该履行自己的职责与义务,为自己小小的家庭变得更好而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国,多数民族以父系社会为主,因此当看到这些罕见的母系社会文化时,人们通常都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这也是菇类村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原因之一,很多人都会选择到这里来体验母系文化的与众不同。

然而,很多人可能会产生疑问,在这样一个看似闭塞的村落中,人们是如何生存的?他们是否与现代文明接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菇类村确实是一个相对贫困的村庄,政府一直以来都在为推动菇类村脱贫攻坚做出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首先,他们在油茶种植方面进行了不断的筹划,通过先建后补的方式对居民进行补助。

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地理特征等选择合适的品种栽培,充分利用其种植优势。

其次,他们在瑶山鸡特色养殖项目上也进行了投资和补助。这是将民族特色融入了养殖业中,也算是当地的一大宣传“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在黑木耳种植、生态黑山羊养殖以及各种瓜类种植等方面都进行了更多的谋划,通过前期投入资金并带动居民进入养殖、种植等领域,以增加居民的收入。

全面考察,实事求是,将当地的种植、养殖等全部带动起来,引起资金活力,让所有的产业都跟随着一起进步,这就是菇类村为了摆脱自身贫困的重要举措,当然,政府的给力支持才是最为重要的。

并且,菇类村的工作队还成立了领导小组,专门对这些项目进行责任承包、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人等,并制定具体的计划,一切都是为了促进菇类村整体的增效增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效果非常明显,当地人还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推动农户进行更加创新的发展。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些本身薄弱的力量汇聚起来,进而发动全村的集体经济向更广阔的天地发展。

正是因为政府的不断努力和支持,这里的农户也逐渐摆脱了以往的贫困状态。

到了2019年,全村已经实现了整体脱贫,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政府的持续支持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在菇类村,女性看似是开放的,不拘小节的,实则是母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而这里的白裤瑶族也是我国大家庭中为数不多的仍然保留民风民情的一个民族。

在这个偏僻而原始的村庄,因为仍然保留着民风民俗而备受人们的关注,这也促使不少人对其产生兴趣,并将其列为旅游计划中的一栏。说到底,人们感兴趣的并非那些迥异的习俗,而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寻觅。

多数人跨越千里万里,只为了追寻异域风情,以及蕴藏在特色习俗中的文化底蕴,而这也是只有生活在这样民族大融合的中国,才能体会到的无限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