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半世纪之前,北美大陆笼罩在不列颠帝国的殖民统治之下。那片土地上的民众似乎并未发觉,在不久后的将来,他们将从殖民统治中独立出来,建立一个崭新的国度。

北美民众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北美殖民地争取独立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托马斯·潘恩的震撼人心的小册子《常识》中得到抒发和论证。这本小册子在北美大陆的家庭里几乎人手一本,出版后3个月内就销售了12万册,并掀起了一场全民大讨论。《常识》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是因为潘恩的论证建立在人们已有的认知之上,同时他又告诉人们认知是可以被颠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中作者托马斯·潘恩版画

值得关注的是,潘恩在这本小册子中论证了北美时局和当下实力,理性分析了北美大陆和英帝国的力量和优势对比(军事、外交、商业贸易、物产等方面)。他告诉人们,要认清自己的优势,也提醒人们,英国并不如表面看上去那般强大;要想获得最终胜利,就要团结起来;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挣脱殖民地的牢笼。

中央编译出版社“摆渡·经典”系列之《常识》是资深翻译家童孝华的新译本。童孝华是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资深翻译,常年服务于中央文献、党史著作的翻译。

童孝华用优美、精辟且有力的文字将潘恩的思想传递给读者,并为本书撰写了序言。以下为序言中的精彩片段。

重译《常识》,旨在重温启蒙思想的璀璨光芒,唤醒民智的曙光黎明,激荡时代的波澜壮阔。让我们乘着时光隧道的列车,聆听潘恩“惊心动魄”的呐喊,感受《常识》的磅礴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776年《常识》英文首版

潘恩以无懈可击的逻辑,揭露君主制的种种弊端。他认为,君主制从根本上就是一个有缺陷的政体。“君主制意味着吾人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视为权利来争夺的世袭,无异于对子孙后代的凌辱和欺瞒。”潘恩还驳斥了殖民地需要英国庇护的观念,坚信他们完全有能力自力更生、自我防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中作者托马斯·潘恩版画

潘恩笔下最令人神往的,是他描绘的独立后的美好愿景。他指出,脱离英国,北美将获得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去创建一个建基于自由、平等、民主原则的崭新社会。在这个理想国度,人民才是国家的主宰,政府的权力源自人民而非君主或贵族。如此激进的构想,令人心驰神往。正是这种美好图景,激励殖民地人民勇敢地投身到争取独立的斗争中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限量10本 5折优惠39元19.5元

《常识》还为塑造美国的国家认同发挥了重要作用。潘恩倡导独立自主,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由此确立的价值观和理想,成为《常识》。如此,这部穿越时光隧道的不朽巨著,恰如一座巍然矗立的思想灯塔,不仅引领美国革命这艘自由之舟破浪前行,更以震古烁今的智慧之光普照人类历史的汪洋大海。它蕴藏的深邃思想,化作醇香的美酒,淬炼着后世政治实践的百家争鸣,亦如甘露法雨,滋润着学术研究的万紫千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中作者托马斯·潘恩版画

倘若春风化雨,新译本必将是中西思想交流的桥梁,开启学术研究的新航程。《常识》博大精深的政治智慧和哲学洞见,定能使中国学界在政治学、哲学等领域获益匪浅。重译此著,有助于学人探寻潘恩思想的源流,以促进中西方学术对话,推动比较政治、比较思想史等学科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一部优质译本,犹如一叶扁舟,可带领大众走近这位伟大的思想巨匠,在潘恩智慧的海洋里徜徉,从而开阔视野,启迪心智。

《常识》新译本内含二十幅插图,其中包括潘恩肖像及珍贵手稿图片,兼具收藏价值。

思想文化的摆渡者,在东西方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