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赵汉斌 通讯员周全 冯柴微

6月20日,伴随着“开路先锋号”顶管机刀盘缓缓地破除最后一层岩土,顺利抵达接收端,标志着由中铁隧道局集团施工的云南临沧至清水河高速(以下简称临清高速)公路王家寨隧道排水顶管工程顺利贯通。这是国内首次高速公路隧道突涌极高风险、超深埋、超高压泥水平衡顶管的成功实践,也是隧道施工工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清高速公路是中缅国际陆路大通道的重要路段,全长156.482公里。目前公路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而其全长8040米、最大埋深1022米的王家寨隧道,因地质构造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成为制约全线贯通的最后一座“堡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底,中铁隧道局派遣征战中老铁路的最强施工团队,承担王家寨隧道进口端最难、最险的1.5千米的正洞和316米的竖井施工任务,成立“隧道攻坚克难尖刀连”,发扬长大隧道和地下工程“国家队”的资源禀赋优势,全力拿下这头“拦路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家寨隧道地质主要以强富水第三系半成岩粉细砂为主,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难题就是突泥涌水。随着施工不断推进,剩余段落地质补勘情况揭示大面积形成“重塑土”地质情况。2023年以来,隧道累计发生不同规模的涌水流砂114次,突涌量达12万立方米。“排水治突”成为推动隧道建设的关键。项目团队相继提出超前锁扣管幕、CIS动水抗分散新材料超高压注浆加固、地表大直径群井降水等新质技术运用,并经多方论证和优化后,开创性地提出隧道泥水平衡顶管导坑施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顶管段全长249米,直径2米,采用YD1800泥水平衡岩石顶管机。今年2月,顶管始发以来,施工面临隧道突涌、超200米埋深、120米超高水头压力等诸多不利地质特征,地质水文复杂情况远超预期。顶进中,右幅隧道突涌造成部分管节外壁减阻泥浆流失、弱风化花岗岩破碎带裂隙动水发育、地层握裹力抱管等极端不利影响。

为此,施工团队先后采取顶管外壁开窗清砂补充新型护壁泥浆、增加调整中继间数量及油缸吨位、更换主顶油缸吨位等一系列“脱困”技术措施,顶管机各结构件以满负荷运转的极限状态,安全、顺利地完成本次顶管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介绍,洞内顶管排水新质技术的成功实施,是破解王家寨隧道这一世界级施工难题的“新钥匙”,也为今后类似复杂隧道施工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先行方案。顶管贯通后,王家寨隧道将立即启动顶管排水施工,有效改善隧道水文地质条件,让施工更加安全高效,促进隧道早日贯通。

(受访者供图)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