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 | 编辑 | 时代新观

凡是读过莫言作品的人,会有一个共同的认知,那就是莫言的很多作品里掺杂着对国家民族以及社会制度的非客观评价,特别是本文提及的几部作品,你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些竟然出自当过兵的作家之手!

2012年,当时笔者正在上高中,这一年中国首个诺贝尔奖横空出世,虽然在此之前从未听过“莫言”这两字,也未读过相关作品,但心中的敬佩感油然而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过莫言的作品越来越多,才发觉莫言的作品是符合诺贝尔奖,他的很多作品迎合西方主流对我们的一直存在的刻板认知,你很难从莫言的一些作品里寻觅到符合以往社会客观评价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以下三段文字是摘录莫言三部主流小说《红高粱》《丰乳肥臀》和《灵药》中莫言对八路军形象的描写,大家思考下莫言写作时的思想以及立场,再结合下我们对八路军的认知,大家可以分析下他写的是否客观?

《红高粱》中莫言对八路军胶高大队的描述(括号里是笔者加的提示),文中的“爷爷”是指土匪武装余占鳌,在《红高粱》中一心抗日、战功累累,甚至战后全军覆灭,成了当时高密地区抗日的中流砥柱。而把胶高大队描述成了战前不出力,战后哄抢武器的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丰乳肥臀》原文第四章第七节莫言对于八路军形象的描写,背景是主人公司马库是还乡团的国民党高官。当时公安人员严刑拷打拷打“我”和母亲上官鲁氏,逼“我们”承认“长期窝藏高密东北乡反革命分子、人民的公敌、血债累累的司马库,附带司马库对公安人员的一番“慷慨激昂”的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灵药》中莫言对于八路军武工队枪毙“地主恶霸汉奸”的描写,并且对武工队张科长本身一些行为的描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信很多人看完这三篇小说里面的片段,有些人的价值观会被震惊到,这也是笔者所忧虑的问题所在,我们这几代人能看清事实,我们的后辈呢,他们会不会被误导!莫言生于1955年,他本人完全没有亲身经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那段历史,但他确把那段历史描述的不伦不类,甚至有黑白颠倒之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言参军照片

陈毅元帅曾经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在笔者看来,这句话是体现当时解放军和广大老百姓军民鱼水情的最中肯的评价!整个淮海战役期间,后勤是一项非常惊人的任务,光粮食这一项,截止到1948年底,就消耗了约两亿两千万斤,其中仅山东地区就供粮八千万斤,除粮食以后,还有武器弹药、被服、医疗、柴草等等,很多是需要用人力从后方运送到前线,运输设备不像现在那么方便快捷,主要就靠老百姓手中的小推车,整个淮海战役期间,山东、中原、华中和冀鲁豫地区,共出动支前民工543万人,这些支前民工用88万辆小推车、20万副担架、30万副挑子、76万头牲口,没日没夜不辞辛劳的来回奔波在前线与后方之间!相信莫言若是看到当时的场景,他也不会写出如此之多违反客观事实的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支前的民工们

当然笔者写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一昧的贬低莫言,笔者旨在为革命先烈们正名。其次莫言的《蛙》《天堂蒜薹之歌》等一系列作品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最后重申一句:革命先烈们一个个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才换来如今的和平与长治久安,我们永远怀念他们,他们容不得半点诋毁和污蔑!

大家看完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旨在传播社会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当然更不存在对不良、不法行为的违心赞许。以上图片部分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个人权益,私信联系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