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安源煤矿大罢工,这是一场由我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彰显了我国工人阶级的领导力量,经过这次罢工之后,安源也成为我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人非常关心安源这块红色土地,1968年,在八届十二中全会上,在筹备“九大”阶段,周总理提出必须要在安源这块土地上选举出一位“九大”代表,到北京来参加“九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的提议得到了毛主席的支持,这条指示也很快就传到江西省萍乡市。经过一番慎重考虑之后,萍乡市革委会推荐了一个名叫潘世告的人当选“九大”代表。在这之后,潘世告在时代浪潮中“脱颖而出”,担任了江西省革委会副主任等职务,那么,潘世告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他的结局怎么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世告出生于1930年,江西萍乡市上栗县金山镇山口村人,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潘世告在11岁的时候就开始在地主家的煤井做工,17岁的时候,潘世告又前往安源的小煤矿做工,受尽了地主与资本家的剥削。

1949年,萍乡解放后,潘世告的生活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名煤矿工人,潘世告打内心里感激我党,他怀着报恩的想法努力工作,尽可能地采出更多的煤,因为工作努力,又有工作经验,潘世告在煤矿表现突出,甚至被称为“采煤大王”。也因为表现优秀,1955年,潘世告光荣地加入了我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之后,潘世告年年被评为煤矿的先进工作者,他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劳动着,如果没有后续的十年特殊时期,潘世告很有可能在煤矿工作一辈子,退休后安享晚年。不过,十年特殊时期的开始改变了潘世告的命运,把他推上了政治舞台。

潘世告真正走上政治舞台是“九大”之后,而潘世告参加“九大”也有一番故事。当时周总理提议从安源煤矿选一名“九大”代表,并提出了三个条件,潘世告全部满足这三个条件,又是穷苦出身的工人阶级,因此顺利成为“九大”代表,并在“九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整个江西省仅有两名中央委员,另一位就是担任革委会主任的程世清。“九大”结束后,潘世告得到重用,1970年,他被任命为江西省革委会副主任,成为地方的高级干部。不过,虽然身居高位,但潘世告的组织关系依然在安源煤矿,他每月领取的还是85元的工人工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3年,“十大”召开时,潘世告继续当选为“十大”代表与中央委员,不过,那段时期,潘世告也犯了错误,举例来说,1974年2月15日,潘世告口述,由其他人代笔,写了一张《大字报》,张贴在萍乡市委大门口。因为这张大字报是潘世告口述的,所以立刻就引起了轰动,江西省委以及萍乡市委的很多干部也在这张大字报的影响下受到了无情的批斗,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相关部门开始调查与“四人帮”有牵连的人,潘世告也受到了审查,经过三年多审查后,1979年,审查组下达了对潘世告的审查结论:犯了严重错误,撤销一切职务。在这之后,潘世告主要在江西省萍乡矿务局黄冲矿工作,于1982年退休。退休之后,潘世告过着平淡的生活,闲暇时间种菜养花,2007年,潘世告因病去世,终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