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态文明是一切发展的基础,绿色发展更是新城东区亮眼的底色。为提高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农业绿色循环发展,保障北京清洁空气,打好“蓝天保卫战”,切实改善空气质量,南邵镇通过打造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站,全面实现镇域内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该综合利用站于近期顺利验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促进绿色发展

守好生态“红线”

南邵镇农林种植面积近10000亩,每年产出大量秸秆废弃物,累计积存农林废弃物已达10000余吨,给人居环境改善带了诸多压力。南邵镇于4月初进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站建设,截至目前,已经成功验收,并准备投入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新设备与技术

稳步提升废弃物处理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合镇域内实际情况,南邵镇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站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路线主要包括肥料化和原料化利用两方面。肥料化利用是将回收的秸秆、果树枝条、蔬菜尾菜等通过设备粉碎,进行堆肥发酵生产土壤改良剂的过程;原料化利用技术是将收集的果树枝条使用设备粉碎处理后进行生物质发电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守正创新

探索农业融合发展新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目前昌平区内共有10个农业废弃物处理站,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南邵站是最新进行设备升级的处理站,与其他处理站相比,设备通过专业化改进以后,稳定性更强,处理效率更高。同时,农业废弃物肥料化处理后的产物为土壤改良剂,可以进行还田,其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对作物生长提供帮助,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从农田里来,再回到农田去,实现农业有机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南邵镇将进一步对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站进行建设和升级,稳步提高废弃物处理和利用能力,不断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规模化处理机制,将农、林与环保相结合,通过“环保固废”,最大程度发挥基础设施作业效率,同步带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等,将其产生的附加价值反馈回农业当中,形成良性循环。目前,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站的成功验收,不仅对未来大规模处理农业废弃物提供可靠的基础性保障,更为建设美丽新城东区按下绿色“加速键”。

文/本报记者 程铭

摄/昌平摄协回天分会 李万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