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黎秀敏 通讯员陈嘉婷 近年来,惠阳区淡水街道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动员党员干部、村民积极行动,把“门前三包”责任、环境整治责任落实到人到户,把“美丽庭院”作为参与绿美乡村建设的切入点,形成了全面参与、全民支持、全民推动的人居环境整治大格局,实现增“颜值”、提“气质”,用“美丽庭院”扮靓淡水乡村绿美。

淡水街道以清通畅、扫干净、摆整齐的标准,开展三清三拆行动,拆旧、清乱、添绿多管齐下,并通过“小积分建大功、巾帼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互看互比互促,在全街道范围内兴起了整治提升人居环境的热潮,形成街道、村组、群众一起配合参与的良好氛围,助力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古屋村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焕发新颜值,更好擦亮“全国文明村镇”的金字招牌。古屋村通过支部发动党员带头、乡贤带动、村民参与筹集资金,村里活动广场改造、沟渠改造、美丽庭院建设项目一一启动。在乡贤的带动下,村里的荒地、小溪等被改造成小河流水、特色果收(皇帝柑、香水柠檬)等特色产业,村庄环境持续改善;仙人石登山道山顶至山下路面踏步已完成接通、山顶战壕及炮台已完成修复。为了把家乡建设好,无论是涉及到哪一户哪个人,妇联两委干部、村长都积极向该户村民进行宣讲,村民都会用心参与、真心参与,总的来说就是有钱出钱,无钱出力。自和美乡村建设以来,淡水街道古屋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不仅拆除了一大批危房,还建设了健身广场和小公园。村庄退弃旧衣,换上新装,面貌焕然一新。如今的古屋村随处可见弘扬乡风文明的宣传栏、村规村约的公示牌;建成文化小广场、百姓欢乐舞台、农家书屋、曾氏祠堂(三省堂)等文化阵地,突出了古屋村“全国文明村镇”建设的显著成效。

走进古屋村,古屋村村民用实际行动参与创建“美丽庭院”活动。古屋村邱启荣、黄秀环均在自家庭院种上了不少花草及景观树,每天和家人一起打扫干净整洁,被评为全村2023年第二批美丽庭院+示范户。如今建设美丽庭院成为村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时尚,家家户户的庭院小美精彩绽放,汇集成了村庄大美的风景,把群众发动起来,让群众参与进来,进一步实现从“净起来”到“绿起来”的全面转变,积极营造“畅、安、舒、美”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乡村“颜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东华村金星村民小组,左边建设了健身广场和百姓舞台,右边是村民小组文化站和妇女之家、妇女微家。紧接着一栋栋排列整齐、风貌统一的小洋楼呈现眼前,金星村小组以物业管理模式进行统一管理,环境干净优美,每家每户庭院整洁、杂物摆放有序,植树种花、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爱绿护绿,过着享绿生活。村小组长林汉强家于2022年、2023年分别被评为市、省两级美丽庭院示范户,东华村金星村小组村民在他的带动宣传下,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追求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村民爱读书、读好书,提升文化素质,邻里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书香家庭、平安家庭、绿色家庭等特色家庭创建和宣传工作,营造“勤劳朴实,尊老爱幼,和睦邻里,诚信友善”的优良村风,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档升级,在党建引领下,形成“以民治民民自治”的良好局面。至今,该村有16户区妇联被评为“美丽家园”。

淡水街道依托“小积分建大功、巾帼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常态化开展红黑榜评比,通过宣传表彰选进,鞭策后进,形成你追我赶、争优弃劣的良好局面。以民生宣民生,用民意治民意,让实事真实施。近年来,在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淡水街道积极发动在村党员、干部、“回家”党员、妇联执委、村民发挥模范作用,带头做好自家美化绿化、人居环境整治,用“小积分”激发“大活力”、庭院“小美”扮靓乡村“大美”,群众在共谋、共建、共管、共治、共享中收获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截至目前,淡水街道共创建省级美丽庭院共2户,市级美丽庭院共6户,街级美丽庭院8户,美丽家园21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