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倡可生物降解的塑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对塑料污染治理走过一段弯路,提倡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而我的观点不要做成不可降解的塑料,而是可循环利用的塑料。”在今天(6月20日)举行的2024年沪台研讨会上,上海市政府参事、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李道季从“碳排放”角度探讨了他对塑料污染治理的理解。

“在设计新的塑料产品时,大家会考虑这个塑料到底做成是‘可降解’,还是‘不可降解’,实际上,所有的塑料都是可降解的,只是降解的快慢程度不一样。”李道季认为,塑料一次性使用完毕之后燃烧,碳会马上排放,这样的话这个塑料不容易回收再利用,这是非常浪费的途径。如果生产的塑料可以用100年,那么,这块塑料的碳在缓慢释放。“所以最减碳的路径应该是,做到塑料更不容易降解,更容易循环利用。”

李道季分析说,塑料最初来自于石化工业生产的有机大分子聚合物,并进一步设计做成塑料产品,由于人类不当的处置,塑料被遗弃,进入到地球环境,难以降解、大量的存在可能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并造成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风险。“如果我们在整个塑料生命周期里从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做到闭环、循环,就能大大减少塑料对环境的影响。”

目前,塑料的处置形式很多,垃圾填埋、焚烧发电、物理回收,“但是更重要的是发展循环、绿色的技术,不浪费塑料这个宝贵的资源。”李道季认为,在塑料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如果各个环节严格的管控,就能够有效利用低碳、绿色的循环塑料,如果在塑料的设计、生产、消费和处置的环节中,使用低碳的燃料、可再生的能源,通过减少生产过程,同时延长塑料的生命周期,减少废物产生,提高再循环的利用,可以使我们在减碳和节能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废塑料的循环利用途径技术。李道季举了英瑞特公司的例子,这家中国企业通过废塑料渔网的回收利用进行纺丝纺纱,把丝线织成面料做成衣,把纱线做成卫衣、毛衣等。世界上许多知名品牌都在使用英瑞特再生尼龙制作不同的产品,涵盖人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

“这是典型的发展塑料循环经济的例子。”李道季认为,有效使用后的高效回收,有利于对废塑料的循环经济,有利于推动塑料污染的治理。随着未来我国在塑料污染治理、发展塑料循环经济方面的努力,将为全球塑料垃圾治理提供创新性、系统性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