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繁琐,放慢脚步,

享受生活的节奏,

在细节中品味生活的乐趣与美好,

在休闲中感受河湖之美。

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成都市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有效推动水生态价值转化释放,建设了以锦江为代表的众多美丽幸福河湖,目前依水而居、逐水而游已成为蓉城新时尚。为充分展示我市河长制工作成效,“成都河湖”推出“以水为媒,畅游成都”专栏,报道展示成都市各地的美丽幸福河湖和水美乡村,为大家推荐周末休闲打卡地。

今天我们将带大家走进

泉水湖中央湿地公园

一起来感受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意生活

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邛崃市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立足推动水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转化于行,秉承“公园城市”+“天府蓝网”的核心思想,依托区域自然生态本底,因水制宜打造“一城一湖一风光”的泉水湖中央湿地公园,用河湖串联美丽城镇与现代产业中心,构建出“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人居示范新城,加快培育经济新业态的同时,有效推动了水生态价值转化释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泉水湖中央湿地公园

泉水湖中央湿地公园位于天府新区邛崃产业园区的核心区,占地约1377亩,其中湖区水面面积约865亩,绿地面积403亩。邛崃市以保护、修复为主,重构为辅,营造绿色生态湿地,统筹推进水环境治理、全面构建水生态系统,通过水下森林系统及水生动物形成水体自净系统,提升流域水质。围绕生态、宜居、文化主线,着力构建“一心、一环、七区、十景”的景观结构,推进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一体实施,形成城市会客厅、宜居水岸带、活力运动区、自然游憩区、低碳涵养带、生态休闲带等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呼应的六大功能区,打造“白鹭营地”、“水岸石林”、“湖岸天地”、“环湖绿道”等集水旅融合和生态景象的主体景观,让泉水湖中央湿地公园成为赏景、露营、骑行、散心的好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湿地区的“白鹭营地”

以涵养水源、科普教育、生态保育为主要目的,通过绿岛、浅滩的设计营造适于白鹭栖息的自然环境。补充良好的生态流量,配备防腐木栈道与耐厚钢板打造的休闲景观廊道,将休闲游乐与科普宣教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白鹭保育基地,体现人水自然的和谐共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活力区的“运动球场”

从满足各年龄段运动需求出发,湖岸设置1个足球场、4个乒乓球场、3个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和2个棒球场。球场特选草坪,辅以榉树、栾树等乔木及紫穗狼尾草、细叶芒等草本花卉和各类水生植物搭配,营造阳光绿坝与林荫球场相结合的园林景观,展现公园城市的健康与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人文区的“水岸石林”

以细叶结缕草打造开敞耐践踏的草坪景观,片植柳树、樱花、桃花,辅以带状艺术地形、疏林草坪,配上亲水戏水设施,打造出一副“柳岸樱红”的湖岸景观意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活力区的“环湖绿道”

4公里的环湖骑行道、5公里的健康慢跑道,作为公园主环路,串联各个功能区,与各方位的公园入口连接,夜晚来临,采用透水混凝土+荧光石的路面自然发光,成为湿地公园一大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人文区的“湖岸天地”

因水制宜探索发展“水岸共富”,实现湿地水质改善同时培育新的水旅融合业态场景。通过建设湿地水生态景观应用场景,植入承载游憩休闲的露营、民宿旅游消费场景,巩固了湿地公园人气,也提升了夏日夜经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花卉区的“绚丽色彩”

通过片植粉黛乱子草、柳叶马鞭草、千日红等宿根花卉形成花海,营造“百花融春”的浪漫景观;临湖边种植水杉林与兰花形成“香林烟树”的写意景观;绿道旁列植无患子、樱花、蓝花楹等林荫林带,其下配置各类杜鹃与茶花,形成 “千米林荫”的魅力景观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公园还有集野趣、欢乐、奇幻为一体的“奇幻森林”,集互动、奇趣、探索为一体的“儿童乐园”,集酷炫、动感、美感为一体的“极限天地”,以及“凤舞桥”、“丹凤桥”、“凤仪桥”、“凤栖桥”、“凤鸣桥”等等各具特色的主体场景。泉水湖中央湿地公园以水为脉,连点成面,助力弘扬邛崃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展现城市的健康与活力、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交通路线

1、公共交通可乘坐地铁十号线到新平站后转乘邛崃快速公交到泉水湖站下,骑行3.3公里到泉水湖中央湿地公园。

2、从成都市区自驾到泉水湖湿地公园约1小时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日生碧浪,湖边好乘凉

夏天的气息蔚然成风

湖边的美景引人入胜

走进泉水湖中央湿地公园

一起来体验

优美水环境带来的舒适与幸福吧

来源丨成都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