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讨会现场。合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6月20日,以“夯实教师发展共同体、锻造高质量教师队伍”为主题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联盟2024年年会暨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合川区举行。

来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联盟各理事单位代表,教育部、华南师范大学、川渝多地教育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校长代表共计400余人齐聚合川,交流借鉴推动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有益经验,共同探讨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探讨交流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理念内涵和实现路径

活动现场,合川区教委负责人分享了主旨报告——“构建‘行知行·113N’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合川实践。据悉,“行知行·113N”合川实是围绕建设“全国教师教育创新区”目标,构建“行知行”教师职业生涯全生命周期培养这一体系,发挥区教师进修学院(师范院校)、陶行知研究会(教育学会)、陶行知先生纪念馆三个阵地的支撑作用,打造N个教师教育现场教学基地,推动合川区教师教育事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努力把合川建设成为川渝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教师教育高地。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培训处原处长、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原副社长唐京伟指出,“行知行·113N”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开辟了地方性教师教育新领域、教师发展阶梯层次新赛道、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同时,他建议合川进一步加大教育家型教师培育的探索力度,将教育家型教师培育与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结合起来,引领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此外,发展联盟相关负责人报告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联盟年度工作,宣读了首批教师教育联盟基地文件并授牌,公布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典型案例获奖名单。

来自四川省遂宁市体育局、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长江师范学院、合川区教委等相关教育行业专家、高校研究学者、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通过主旨报告、分享交流等方式,围绕“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共促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成事’与‘成人’的统一”“基于学科建设的教师发展密码”“综合化应用型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等议题,探讨交流了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内涵和实现路径。

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价值 成立“行知行”教育共同体

合川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办学时间最长之地(1939年至1946年)。近年来,合川区全域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发起成立成渝地区“行知行”教育共同体,全面提升“行知行”特色教育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先后获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区和重庆市首批学校美育改革和发展实验区、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首批成渝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试验区。

同时,合川区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探索构建“行知行·113N”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教师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先后获评重庆市首批师德师风教育实践基地、重庆市首批教师教育创新试验区。培养了一批国家级、市级教学名师及团队,全区有各级各类教育人才1600余名;打造了一批教师教育实践、人文研习、产业体验基地,全国近20家教师发展机构、上万名教师来合考察交流,与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合作开展“大先生研训、小先生研学、好家长研习”活动30余次,与各类教育共同体组织开展交流活动200余场;对接了一批教师教育深度合作机构,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等达成合作,开展各类培训100余项,培训教师近5万余人次。

做靓“行知行”品牌 把合川打造成为“中国教育人必访之地”

“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努力培养造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这是我们合川区依托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我们将持续做靓‘行知行’合川教育品牌,努力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展现合川教育的担当作为,努力形成具有合川辨识度的教师教育品牌。”合川区委副书记秦敏介绍,未来,合川区将进一步重视教师教育工作,迭代完善“行知行·113N”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在建设好本区域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同时,吸引更多的全国各地教师来合川考察交流培训,努力把合川打造成为“中国教育人必访之地”。

为此,合川区提出,到2026年,基本形成“一区一体系三支撑N基地”的“行知行·113N”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格局。重点实施“铸师魂”“提师能”“优结构”“重激励”四大举措,推动“行知行”教师职业生涯全生命周期培养体系更加完善,“院”“会”“馆”三个支撑作用发挥更加明显,培养数十名教育家型教师、数百名卓越教师、数千名骨干教师,建成40个名家名师工作室,建设50个特色鲜明的教师教育现场教学基地。

具体探索实践上,合川区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升完善:

一是铸师魂,锤炼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构建“党建统领”+“制度建设、学习教育、丰富载体”为主体的“1+3”师德建设新体系,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培育以爱育爱、求真求实、创新创造、且行且知的大先生。

二是提师能,培育一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完善“行知行”教师职业生涯全生命周期培养体系,按下教师高质量发展快进键,绘制“研训融合”教师专业提升路线图,构建“五梯人才”,即:新入职教师、熟练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架起教师成长阶梯,培育“四名工作室”,即:名家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名校长、名班主任,铺建教育人才发展新赛道,“一校一特色”架起教师全员进益立交桥,助力教师成长、成熟、成才、成名、成家。

三是优结构,配备一支梯次合理的教师队伍。通过加大力度刚性“引”,多措并举统筹“配”,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统筹调配教师资源。推进“区管校聘”管理改革,逐步建立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师管理体制。以富余学科分流、校际交流、学区一体化、支教走教等方式,努力整合教师资源、不断优化师资结构。

四是重激励,塑造一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实施“多元评价、减负增效、教育贡献奖”三大工程,用好“行知大讲堂”、行知教育奖、作孚教育奖,激励教师人尽其能。实施基于大数据运用教师评价改革,技术赋能教师减负增效,激发教师新活力。(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