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占山为王”不容易,特别是山上已有队伍时,更难立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7年4月,国共撕破了脸,大革命宣告失败。共产党必须有自己的武装了。

当年9月,毛主席带人组织了秋收起义,然后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之下来到了永新的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

之后,毛泽东率领这支部队来到了宁冈县古城。

这古城距离井冈山不远,说句夸张的话,再跨几步,就能上了井冈山。

比起易守难攻的井冈山,宁冈县古城的风险大多了。

但是,要上井冈山非常不容易,因为山上有两股“土匪”,两股部队的领导人分别是袁文才和王佐,两人是结拜兄弟,袁文才在茅坪,袁文才在茨坪,茅坪海拔比较低,茨坪海拔比较高。

两人互相照应,做的就是“绑票土豪”的事情。

所以,毛主席等人如果要上井冈山,必须征得袁文才和王佐的同意,或者强攻。

下面有人主张强攻,毛主席坚持认为要“智取”。

于是,智取袁文才、王佐的大戏就此拉开了。

1、毛主席做了2件事,征服了袁文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文才

袁文才,出生于1898年,江西省宁冈县茅坪马源村人。

这是个穷苦出身的孩子,念过私塾,因为太穷,后来就休学了。

人虽然穷,小袁的学习还是不错的。1921年,已经23岁的袁文才考入了永新县禾川中学。

悲催的是,仅仅过了一年,袁父就病逝了,袁文才不得已辍学回家。

穷人的日子确实不好过,土豪地主的嘴脸更是让人讨厌,于是,为了生计,袁文才参加了一个组织“马刀队”。

何为“马刀队”?就是枪支很少,武器主要是梭镖、马刀,主要业务就是“吊羊”,说白了就是绑架富豪,索要巨款。

袁文才有文化,脑子好使,后来成了马刀队的军师,再后来,就成为了马刀队的首领。

二十年代,革命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一股潮流,各地的农民运动也是如火如荼。

袁文才认识了一个本地的人才,名叫龙超清。

请记住这个人,此人很有能力,之后会频繁出现。

龙超清虽然和袁文才是同乡,但是曾在南昌求学,并早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那个时代,一个人一旦成为共产党员,其思想和行为就不一样了。

1926年9月,在龙超清的鼓励下,袁文才带着部队在宁冈县发起了起义,并成为“宁冈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后来,起义军遭到了坎坷,袁文才继续回到了井冈山。

毛泽东等人通过了解,知道了三个重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