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正值南海海域休渔期

走进阳江海陵岛闸坡渔港

连片的渔排漂浮在万顷碧波之上

五彩斑斓、美景如画

“好在前期调解拿到赔偿款,

赶在台风季前,

把破损的渔排清理完了。”

一番忙碌过后

养殖户谢某终于松了一口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闸坡养殖基地。来源:阳江日报

闸坡渔港是全国十大渔港之一

也是广东省东南沿海船舶补给的重要中转站

每年休渔期结束

上千艘渔船从这里扬帆

数十万吨水产品在这里交易

而渔排,作为海产养殖的重要方式

不仅关系着养殖户们的营生

也是很多养殖户的家

可就在两个月前

它们却经历了一场“飞来祸事”……

养殖渔排“遭了殃”

事情还要从今年4月21日说起。

当天早上7时左右,闸坡渔港对外海域发生强对流天气,海面上突然刮起12级大风,原本停泊在航道上的一艘货轮走锚失控,径直撞向了旁边连片的渔排。数十个渔排瞬间散了架,条木、浮箱、渔网等横七竖八漂淌在海面上,整个闸坡顿时炸开了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钓鱼爱好者闻讯赶来,“今天大丰收,180升的鱼箱爆满了!”面对被货轮横扫而过的渔排,7家养殖户满面愁容,不知如何是好。

事发之后,阳江江城法院闸坡法庭当值的干警闻讯赶来现场了解情况。

“该死咯!我的渔排没了!都没了!”养殖户纷纷哭诉,渔排设施受到撞击损毁,养殖的海鱼死亡、流失,每户损失起码超200万元。

干警同时还注意到,被撞散的渔排漂浮在海面上无法固定,随着海浪流动很容易对其他渔排造成二次的碰撞、阻塞。

先行介入“联动调”

“如果不赶在台风季之前处理完毕,整片300多个渔排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威胁到整个闸坡渔港的安全。”经过现场分析,闸坡法庭庭长林良玺当即决定,先行介入处置。

时间紧迫,闸坡法庭迅速向当地党委政法委汇报情况,并通过“一庭两所”机制联动闸坡派出所、司法所,联系当地海洋渔业部门等,一同组织船东公司和养殖户们先行就排除安全隐患、协商清理渔排漂浮物费用等进行调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轮调解时,船东公司和养殖户们争执不下。“我们的渔排全都烂了,清理和加固的人工费、材料费最少都要300万元,我们根本负担不起!”养殖户人数众多,就自家渔排的受损情况你一言我一语,各自提出赔偿方案。

但事发突然,养殖户受损情况未经统计,船东公司资金亦未到位,双方就赔偿数额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调解工作陷入僵局。

眼看得不到赔偿,养殖户情绪激动,强行登船不准船东开船,并扬言不赔偿就不下船,甚至在船上吃住,船东为此多次报警。

找准症结“巧化解”

眼看着双方矛盾愈演愈烈,怎么办?

“当务之急是清理杂物和加固渔排,确保能安全度过台风季。至于养殖户们的损失,可以后续再通过诉讼等途径追偿。”为理清清理、维修和加固渔排所需费用,庭长林良玺和法官刘炎冒着大雨再次走访现场,并联系维修人员和物价部门了解价格,为后续的调解做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天后,第二轮调解启动。然而一碰面,双方又是针锋相对,激烈辩论起来。

“我们的船也是遭了无妄之灾。”船东公司认为,“既然不同意这样赔,那就不要谈了。”

“我们起诉,扣船!看你赔不赔,到时大家一起死!”养殖户们一听也纷纷怒道。

林良玺连忙安抚,“大家不要说气话,当下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做好防台风的工作,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随后,他对接下来的天气状况,渔排维修所需的时间、费用等一一进行了罗列说明。

在多部门的联合劝说下,养殖户们和船东公司同意继续协商。虽然双方就整体赔偿数额仍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但对目前首要的任务是清理、维修、加固渔排形成了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船东公司提出先预赔付50万元的方案,但养殖户们认为这远不足以支付清理杂物及修复受损渔排的费用,局面再度僵持。

为打破僵局,林良玺将在前期走访中获取的渔排维修信息摆在双方面前,通过摆事实、讲数据,深入进行释法说理。

在有理有据的联合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由船东公司先行向7家养殖户分期支付150万元,用于渔排的清理、维修、加固等事项。第一笔100万元于5月下旬到位。

“多亏了法院,我们才能这么快拿到赔偿款!”走出调解室,养殖户们激动不已,立马着手准备受损渔排的后续修复。船东公司亦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货轮也终于重新启航。

阳江法院人民法庭依托“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调机制,在属地党委领导下,以“一庭”的专业知识、裁判经验等更好地与“两所”互联、互补、互动。自去年8月底以来,共运用该机制化解纠纷417起,推动预防关口前移、解纷成本降低。今年以来,共向镇街综治单位提供建议96件次、支持解纷271件次。

来源:阳江中院 江城法院

审核:黄慧辰

编校:余淑娴

采写:叶光遍 陈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