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苹果在不久前举行的WWDC24上隆重推出了苹果的首个AI系统——Apple Intelligent,并宣布将在今年秋季登陆iOS 18、macOS 15,以及iPadOS 18等平台。

作为旗下首个AI系统,苹果在应用层面作出了不少改动,诸如更智能的Siri、能利用自然语言分类的相册等。但这些AI功能不仅需要云端技术的加持,还对本地设备的AI性能有极高的要求。具体落实到机型上,目前仅支持配备了A17 Pro的iPhone 15 Pro与iPhone 15 Pro Max,以及搭载M系列芯片的Mac、iPad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Apple)

当苹果公开支持设备列表后,引起了不小的争议。部分用户认为,苹果为了刺激新款iPhone的销量,故意不让售价更便宜的iPhone支持这些功能,毕竟苹果在介绍这些AI功能时,也提到了会利用云端辅助计算。

针对这些争议,苹果公司人工智能 / 机器学习主管John Giannandrea、营销主管Greg Joswiak和软件工程主管Craig Federighi做出了回应:

公司推出的所有新功能首先考虑的都是尽量让老设备也能用,但对于 Apple Intelligence 来说,“这就是必须的硬件…… 在 iPhone 上运行如此强大的模型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这意味着,非iPhone 15 Pro系列不支持Apple Intelligence,很可能真的是因为硬件上的限制。但作为用户,我们真的能够接受这样的说辞吗?

让老用户寒心的苹果AI

让老用户寒心的苹果AI

尽管苹果算得上是对老用户最照顾的手机厂商之一,大多数陈年老设备都能升级到最新的iOS版本,但苹果也会有意无意地在新版本中的部分功能做出严格的限制,以彰显新款iPhone的独特地位。

譬如,iOS 15上首次加入的全新天气背景动效,就将iPhone XS之前的机型全部抛弃。仔细想想,不过只是一个动态设计而已,哪怕是搭载了A10处理器的iPhone 7系列机型也不至于性能羸弱成这样吧?

而Apple Intelligent和此前的iOS更新确实是有些不同。

最核心的问题出现在硬件上,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上搭载的A17 Pro包括强大的中央处理器(CPU)、高效的图形处理器(GPU)以及专门设计的神经引擎(Neural Engine),在计算性能上较前代有了不小的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Apple)

据了解,A16的NPU算力为17TOPS,而A17 Pro的NPU算力则是达到了35TOPS,两者有超一倍的差距。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Apple Intelligent是支持搭载M系列芯片所有设备的,这意味着仅拥有11TPOS的Apple M1能够获得这项升级,但搭载A16芯片的iPhone 14 Pro/Max、iPhone 15/Plus却不支持。

事实上,除算力上的问题之外,影响Apple Intelligent在旧款iPhone上正常运作的原因还有一个:内存。目前,只有iPhone 15 Pro/Max配备了8GB内存,其余iPhone均低于这个配置,因此苹果的AI几乎无法在这些不满足要求的设备上流畅运行。

Apple Intelligent会在iOS 18中运行一个拥有30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为了减少对内存的占用,苹果会将其压缩成2-bit和4-bit的混合形式,但依然需要随时占用0.7-1.5GB的存储空间来进行运算。假如硬件上总共只有6GB内存,那么苹果的大模型会占用掉1/3的空间,这无疑会影响到iPhone的正常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Apple)

苹果在WWDC24上还表示,除了本地硬件之外,苹果还将启用私有云服务器来帮助AI运算加速,使实现iPhone 15 Pro每个prompt token约0.6毫秒的首次token延迟,以及每秒30个token的生成速率。这不禁让人怀疑,既然苹果已经有了云端AI的方案,为何不干脆让硬件不支持苹果AI的设备彻底利用云端计算呢?这背后或许也有苹果在成本上的考量。

说白了,苹果的AI只能在硬件本就支持的情况下结合云端计算优化生成速度,并不能直接由云端接管AI计算,这才导致包括iPhone 15标准版在内大量旧款iPhone被抛弃。但话又说回来,早知道本地大模型要占用如此大的内存空间,苹果怎么就不能早点用上大内存呢?

要求过高的苹果AI,被谷歌彻底干翻

要求过高的苹果AI,被谷歌彻底干翻

Apple Intelligent到来的时机并不恰当,在苹果交出这份答卷之前,包括谷歌在内的一众AI开发商已经针对移动端做出了大量优化,具体到安卓市场上,也有三星、OPPO、vivo等将AI与手机结合得非常不错的案例。至于苹果AI,还要等到今年秋季之后。

也难怪在看完今年WWDC之后,大多数媒体都表示苹果用近一个小时画了一张大饼。

但苹果的AI在思路上和其他手机厂商的方案有些不同,除了大家熟悉的语音助手Siri之外,苹果还在备忘录、图库、电话录音上做了AI功能的结合。简单来说,安卓厂商大多数都是在系统里做了一个拥有AI能力的助手应用,而苹果则是重制了自带的应用程序,使它们获得更多改进的AI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Apple)

以vivo为例,自带的小V助手可以识别文本,提供文章摘要,也能根据提示词生成图片、文案,还能在语音中生成文本等。在小V助手这个程序之外,用户们能体验到的AI功能也仅仅是AI消除。

三星靠着与谷歌共享资源的优势拿到了AI市场的入场券,以Galaxy S24系列为例,它能够实现即圈即搜、实时翻译等功能,看起来与AI结合得更好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三星)

一方面,安卓手机本身在内存硬件上就不吝啬,绝大多数新机已经是12GB内存起步,最高甚至有到24GB,即便是要像苹果的策略一样在本地实时运行大模型,也毫无压力;另一方面,大部分厂商还没有做太多镶嵌进系统的AI功能,这使其并不过于依赖本地大模型的算力性能,这点与苹果全然不同。

目前而言,消费者们对于AI融合进手机系统这一点并没有急切渴求,大多数用户对于安卓厂商的方案也表示认可,只要能够为使用上带来便利,那就是好用的AI手机。而苹果的诸多限制,让想要体验到AI功能的用户只能选购价格更贵的新款机型,这显然是一笔不菲的支出,无疑拉高了苹果AI使用的门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Apple)

虽说苹果AI功能是完全免费的,但苹果一直非常依赖订阅服务带来的高额收入,这样高的门槛注定会将大多数消费者挡在门外,这对于苹果未来的AI付费项目推进也会造成不小的困扰。而谷歌已经面向Pixel 6系列用户推送Gemini Nano模型,用于处理小体量的本地AI任务。

这一波,苹果不仅让老用户寒了心,还挡住了自己能够用以盈利的项目,这显然没有隔壁谷歌来得聪明。

为了AI买新iPhone,值吗?

为了AI买新iPhone,值吗?

苹果营销主管Greg Joswiak在采访中大方地表示,假如是为了刺激销量,那么苹果AI完全可以不下放给旧款Mac或iPad使用,但我们没有这么做。尽管这听起来十分合理,但对于iPhone用户来说,想要体验到iOS 18上的AI功能,就必须购买iPhone 15 Pro系列或iPhone 16系列。

对于那些热衷于尝试最新技术和追求最佳用户体验的用户而言,升级到iPhone 15 Pro/Max或是等待iPhone 16系列可能是值得的。苹果AI带来的智能功能和个性化服务,确实能显著提升手机的使用体验。例如,苹果AI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更加精准地理解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应用推荐、智能提醒,以及自动执行任务等功能,这些都是旧款设备所无法提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Apple)

但也需要考虑到更实际的因素,比如购机成本。对于许多用户而言,购买新款iPhone这是一个不小的开销。而如果仅仅是为了体验苹果AI这一新功能,是否值得花费这么多钱,需要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情况做出决策。

假如你认为目前苹果所展示的AI功能是生活中的必须品,又或是你已经是AI手机的持有者,但对它们感到不满,那么的确是可以尝试购买支持苹果AI的新iPhone的。而考虑到市场口碑问题,等待iPhone 16系列可能会是更好的选择。

无论如何,苹果AI仅支持iPhone 15 Pro/Max及后续设备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要不要为了体验这些AI功能而去换新机,这完全取决于自己的需求。但就目前而言,苹果AI似乎还没有一个「人无我有」的明星功能刺激消费者的换机欲望,iPhone 16系列的产品力依然是能否热销的关键因素,而非苹果的AI。

2024年5月20日-6月30日,618年中大促来袭,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小红书六大电商平台集体“听劝”,取消预售、疯狂杀价!
手机数码、AI PC、智能家电、电视、小家电、空冰洗等热门AI硬科技品类摩拳擦掌,战况激烈。
雷科技618报道团将全程关注电商平台最新战况,AI硬科技品牌最新动态,电商行业全新趋势,敬请关注,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