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的起源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一方面它的经济极端发达,甚至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罕有王朝能够匹敌,但另一方面它又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耻辱的朝代之一。南宋那让人不齿的割地赔款暂且不提,光是北宋在灭亡时的靖康之耻就足以让后人连连摇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宋朝虽然经历了如此多的耻辱,但它自身并非完全的武备松弛,与之相反的是,即使是南宋时期,南宋也掌握着有着极强战斗力的边军。而在北宋时期,宋朝的军事力量更为强横,其中著名的杨家将则为北宋镇守着边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这也引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靖康之耻发生时杨家将居然毫无存在感。要知道靖康之耻可是北宋两任皇帝、数千嫔妃、官员被掳走的大事件,作为有名的边境将领家族,杨家将在这样的事件中本该大放异彩才对。

即使最后杨家将真的不敌金军,靖康之耻依旧发生,那杨家将抵抗金军的经过也不失为一件为国尽忠的美谈。那么为何在靖康之耻发生之时,闻名天下的杨家将却毫无踪影呢?这背后的原因若是细细说来,怕是会令人心酸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杨家将在靖康之耻中抵抗金军,完全是民众的想当然了,我们现代人对于杨家将的认识多来自于民间杜撰的故事,或者是一众古代小说家和戏曲家编撰的演义和戏曲,其中以《杨家将传》、《杨令公》、《穆桂英挂帅》等为主。而演义和戏曲一般和真正的历史有着极大的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真实的历史中,杨家将起源于第一代“杨家将”杨业。杨业最早活跃于五代十国时期。他本来是北汉的边境将领,有着杨无敌之称。不过随着北汉的衰弱和北宋的壮大,北汉被北宋吞并。到了在979年北汉灭国,而杨业也从此投降北宋,成为了北宋的边境将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太祖赵匡胤对于这个北汉降将并没有敌视,反倒非常地欣赏他。因为赵匡胤早就听说了杨业“杨无敌”的威名,再加上北宋在建立后边境依旧威胁重重,而杨业在边境镇守多年,对于当地很熟悉,对于抗击北宋当时主要边境威胁辽国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因此杨业在投降北宋后依旧官居原职,为北宋镇守边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成为北宋将领后杨业又积累了几次功勋,其中以雁门关之战最具代表性。这次战役是辽国对灭亡北宋的一次大规模尝试,为了达到目的,辽国派遣了十万精兵来进攻杨业镇守的雁门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着远多于宋军数量的辽军,杨业没有依靠城墙的优势打坚守战,而是率领几千轻骑兵绕出了雁门关,跑到了辽军背后。辽军在感觉到自己后背被攻击后一下子方寸大乱,此时驻守在雁门关内的宋军杀出,将辽军打得大败而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战之后杨业的名声更加显赫,宋朝内部也出现了一些描述杨业大破辽军的戏曲。而这就是各路与杨家将有关的戏曲和演义的起源。后世对于杨家将的描述多是从这一时期的戏曲中整理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无敌之死

不过再英勇的将领都不敌奸臣的谋害,再英勇的战士也抵挡不了叛徒从背后捅刀子。在杨业取得雁门关大捷后的第6年北宋决定率大军北上,一举攻破辽国,收回燕云十六州。为了达成目的,北宋派出了二十万精兵,分为三路进攻辽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出发不久后,宋军东路军队就在现在的河北涿州市一带被辽军杀得大败,不仅死伤惨重,而且还断了粮草线。于是整个北宋军队在辽军的进攻下全线溃败,宋太宗赵光义为了避免更多的损失下诏让部队撤回。

不过此时的辽军已经死死地咬了上来,宋军一撤走免不了会将已经收回的土地放弃掉。因此宋太宗赵光义下令让宋军将这些已经收复土地中的百姓迁往南方,于是宋军只得再打一场坚守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一战如何打,宋军的将领持有不同的意见。一部分认为辽军势强,他们应该以一部分兵力为诱饵,引诱辽军来攻打,这样宋朝大军和这些百姓就能悄悄溜走了。但另一部分人认为,他们目前和辽军对比依旧处于势均力敌甚至是隐有优势的地步,应该大军前进击溃辽军,这样百姓自然能够撤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业自然是前者,他和辽军打了多年的交道,知道辽军和宋军各自的优劣势在哪里。因此杨业也认为应该以百姓为重,派遣一部分人引诱辽军攻击,然后让百姓和大军悄悄撤走。但是宋军的主将王侁并不听从这些人的计策,认为应该率大军进攻辽军。且王侁对于杨业非常嫉妒,想要借辽军的刀杀掉杨业,因此王侁逼迫杨业率先迎击追上来的辽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业没有办法,只得和王侁约定了一个地势险要的谷口,称自己会先迎击辽军然后且战且退,而王侁只需要派遣大军埋伏在这里,等辽军一到,两支部队就可在这个谷口中夹击辽军。王侁答应了这个计划,于是杨业便率领一队人马去迎击辽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辽军对于杨业非常重视,辽军主帅耶律斜轸在听说杨业率军来迎击时亲自出阵打击宋军,想要活捉杨业。之后杨业率军且战且退,在到达约定的谷口后却发现这里没有人埋伏。原来王侁等人早就带着大部队和百姓撤走了,因此杨业就这样陷入了辽国大军的包围圈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陷入包围圈后的杨业宁死不降,单是他一个人就驾马在乱军中劈死了数百名辽军,随他出征的宋军作战也非常英勇。可惜他们面对的是数十倍于他们的敌人,再加上他们已经被包围。因此就算这队宋军作战再英勇也免不了被全歼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队宋军全军覆没后杨业被辽军俘虏,但是杨业依旧宁死不降,并绝食明志,在绝食三天后杨业去世。辽军主将耶律斜轸亲自割下了杨业的脑袋送回辽国。而辽国皇帝在知道这件事后也很感慨,下令在现在的北京密云区一带修建了一个杨无敌庙,以祭奠这位忠诚英勇的将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宋朝方面在听说了杨业的事迹后反应也非常激烈,民间对于杨业歌功颂德,为他撰写各种戏曲,并咒骂王侁等人的背叛行为。宋太宗赵光义在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大为震怒,下令将王侁流放,与此事有关的人员全都遭到了降职、罢官以及流放等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阳星杨六郎

不过杨业虽然战死,但他还有7个儿子和1个义子,其中杨业的长子杨延昭最为出名,他也被宋国百姓视为杨业的继承人。在辽国方面则认为杨延昭是武曲星下凡,而武曲星又是北斗七星中的第六星开阳星,因此辽国也将杨延昭称为杨六郎。这一说法受到了宋国百姓的认可,因此杨延昭作为杨业的长子却有了一个杨六郎的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