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一种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传播。乙脑对人类健康,特别是儿童构成严重威胁。

研究目的:分析2019至2022年中国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了解乙脑的发病趋势及高风险人群,为未来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主要发现

  1. 发病率持续下降:2019-2022年间,中国共报告1057例乙脑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188/100万。从2019年的0.298/100万下降至2022年的0.104/100万,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2. 高风险人群:乙脑主要影响0-14岁的儿童,占所有病例的45.03%;但≥45岁人群的病例比例也从2019年的30.29%上升至2022年的45.21%,显示出老年人群的发病率在增加。

  3. 职业分布: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是主要受影响人群,分别占所有病例的33.30%、32.54%和14.29%。

结论:尽管乙脑发病率在过去四年中显著下降,但仍需保持高疫苗接种覆盖率,尤其是适龄儿童。此外,应加强对成年人和高风险人群的防控工作,如农民和老年人,防止乙脑的传播和爆发。

建议

  1. 保持高疫苗覆盖率:继续推动乙脑疫苗的接种,确保儿童得到充分的保护。

  2. 加强成年人防控: 尤其是老年人和农民,需要加强乙脑的监测和防控措施 。

  3. 公众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乙脑的认识,采取有效的防蚊措施,如使用蚊帐、蚊香等。

点击图片查看文献原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多板块,静待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本文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文中涉及药物、技术、产品等只做表达所需,不具任何治疗建议,具体治疗方式请前往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检查及治疗。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