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优酷的新综艺《岛屿少年》播出了。

内容简介写着“120天,13个性格、背景迥异的少年将共同建设一座海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熟悉的配方。让人很难不联想到“10位年轻人,190天时间,在142亩土地上,播种、灌溉、施肥、收获”的《种地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去年《种地吧》爆火,用新颖的内容和生疏的面孔从一片综N代里杀出重围后,市面上莞莞类卿的综艺节目就陆续冒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创造216亿话题阅读量、拿到9.0豆瓣高分的市场口碑双赢盛况,却没那么容易复制。

被网友称作“海岛版《种地吧》”的《岛屿少年》目前更新到了第四期,比较普遍的的观众评价be lik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类似的节目模式,却收获天差地别的反响,观众为什么不再愿意买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种地吧》开辟出的这条新赛道,不仅优酷想来分一杯羹,各家都没闲着。

芒果在去年年底就推出了《田间的少年》,邀请五位艺人作为常驻嘉宾。

在湖南某县承包了一家柑橘收购站,体验从采摘、修剪到售卖柑橘的果园劳作生活。

不过这档节目做了10期,豆瓣仅有37条短评,微博超话讨论量一百万出头,算是非常冷清的播出成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腾讯这边则在今年三月全网招募大学生,筹备种植大豆的新综艺《令人向往的种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爱奇艺也不会眼睁睁看着肥水都流了外人田。

去年10月,爱奇艺就开始招募愿意专职放牧的女性嘉宾,制作女版《种地吧》——《燃烧的月亮》。

这次录制周期从190天变成了更长的八个月,节目任务从经营农场变成了牧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优腾芒纷纷出马也就算了,乐华娱乐也削尖了脑袋来凑热闹。

对,说的就是那档“杜华让女团成员去养猪”的节目,名字叫《人不怕出名猪不怕壮》。

虽然借着女团养猪的噱头收割了一波讨论度,但节目本身的播出热度很低,更是没有达到乐华借机营销自家糊糊女团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好题材只用一次未免浪费,乐华也筹备了性转版节目,《请交给!铁臂少年》,打算海选12个少年去非洲修建公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种地吧》的创意发散衍生至此,已经离谱起来了。

不过做综艺,比想得离谱更可怕的,是拍得平庸。

回到最近播出的《岛屿少年》,看完几期后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节目组太贪心了。

什么效果都想要、什么都拍都展现,只能导致主题的模糊、观感的平庸。

从选角开始,13个嘉宾里集结了之前大火的丁真、徐锦江儿子徐菲、金莎男朋友孙丞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上过《令人心动的offer》建筑季的罗圭甫、马琪芮,参加《爸爸去哪儿》火过的董力,上过选秀节目《青春有你》的陈雨浓、牛在在……

而《种地吧》在开播前,十个嘉宾都可谓是“糊穿地心”,唯一在娱乐圈拥有姓名的是七年前拿过《中国好声音》冠军,但出道即巅峰了的蒋敦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之下,《岛屿少年》的熟悉面孔可太多了,还有几个自带流量。

把他们集中在一起,比起干活,更出综艺效果的当然是嘉宾间的相处与碰撞。

这就来到了节目组贪心的第二处体现,就是花费了太大的篇幅去展现“建设岛屿”这个主线之外的东西。

《种地吧》的正片,在第一季开头简单带过了嘉宾的姓名年龄后,就迅速进入了下地干活的环节,节目进行到第七分钟,嘉宾已经拿着镰刀收割水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为了减少对种地主线的干扰,节目组选择了给嘉宾提供盒饭,让他们直接坐在地头吃,舍弃了一群人开火做饭、大闹厨房的综艺经典环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边的《岛屿少年》,节目恨不得从盘古开天拍起,第九分钟还在酒店收拾行李,到第一期结束嘉宾才上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以为第二期终于要撸起袖子开干了?不是。

上岛后的主要内容有二,一是做饭吃饭,二是开会吵架。

问题在于这毕竟不是《向往的生活》,嘉宾生活向的内容和节目名义上的主任务没太大关系;

至于开会环节,ppt汇报精彩绝伦的职场综艺多了去了,这实在不是《岛屿少年》的专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节目组貌似对嘉宾提出五花八门的建岛方案并进行无休止争论的开会环节情有独钟。

不仅第二期正片标题就写“13位少年混乱开会火药味十足!”,还要营销“班味儿”、“打工人的疯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节目目前的热搜话题,也主要呈现的是嘉宾相处中的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是孙丞潇和陈雨浓的恩恩怨怨,节目从两人意见分歧拍到发声争执、然后是孙丞潇被气走、陈雨浓道歉、两个人和好的全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完整剪进正片,而且每个阶段都写了单独的话题词,配合卡段视频发了五条微博来宣传还不够,

总导演还要亲自下场回应,再造一条热搜上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了,《浪姐》和《花少》都不玩嘉宾互扯头花的营销了。

一档立意那么伟光正的节目,不遗余力地展现嘉宾个人矛盾是要干嘛?!

不过这个伟光正的立意,也恰恰是节目最贪心的点

节目刚开头就拔了一段非常高的价值,说要通过13位少年的努力,整合资源,开发嵛山岛,促进本地年轻人回流。

大有“make 海岛 great again!”的豪迈架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几期节目下来,只看到一群人际关系都处理不好的幼稚男孩,

一堆听上去高端专业、但不知道实际是不是需要、能不能落实的提案,

和几个非专业人士天马行空想一出是一出的点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第三期才看到嘉宾开始上岛后的劳作,这个前摇会不会太漫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档节目的立意从来都不是空口就能拔高的。

虽然设置相似,但《种地吧》的立意却和《岛屿少年》恰好相反。

《种地吧》没有在一开始高喊助农口号,而是希望通过节目,让观众了解到一粒粮食背后劳作的份量。

让土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力量治愈年轻人的焦虑与迷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反之处是,《种地吧》把嘉宾放在更低的位置上,想让宽厚的土地教会少年们人生的道理;

而《岛屿少年》则把嘉宾摆在更高的姿态,以外来者的视角评判本土的发展,企图给当地带来福音。

但呈现出来的内容,不仅在建岛层面缺乏信服力,就连一档节目本职的可看性,也表现平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你可以质疑,《岛屿少年》和《种地吧》本来就是两档不同的节目,凭什么内容立意要一模一样?

那我退一步讲,其实这些内容和立意都没那么重要。

因为就算是原班人马原地回归的《种地吧2》,也没能复刻去年的成功盛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期节目在站内获得了25.6万的高额讨论数,大部分都是从第一季追过来的,祖上的阔绰程度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热度没继承几期,第二期讨论度骤降到1.7万,如果说这只是跌回节目播出期间的常态数据,那怎么解释后面几期讨论数连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新播出的五期节目,讨论量更是跌倒了三五千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这个数据放眼全站,绝对不算低,也超越了去年的表现。

但这个高开低头的势头非常不妙,而且第二季自开播以来就争议不断,大有要把祖上积攒的口碑挥霍一空的架势。

不仅节目正片内容被吐槽不如第一季好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第一季被夸赞的“直播助农”也出现了直播间溢价、产品质量问题,被质疑是通过带货割粉丝韭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奔着节目热度蜂拥而至的赞助商,更是第二季节目的一大槽点。

最新播出的第32期节目,开头就播了17个品牌赞助商的广告,中插植入更是见缝插针、无处不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个嘉宾的“少年之家”变成了logo醒目的“品牌商之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赚足了直播间和赞助商的钱还不够,普通观众兜里的钱也被惦记上了。

6月6号,《种地吧》第二届麦田音乐会,线下门票免费,线上却对已经是爱奇艺会员的用户加收12元才能观看音乐会直播,非会员用户还得先交12元办理会员。

而这个直播活动,在去年是对爱奇艺会员免费开放的。

节目一火就急着抓紧敛财,也难怪平台方和节目组被轮番挂上热搜挨骂好几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众在一年的时间里随着节目热度一起水涨船高的预期,非但没有被满足,还被资本贪得无厌的嘴脸狠狠恶心了一把。

奇怪,去年大家看到节目嘉宾创办了农业公司不是很高兴吗?不是都在喊着让“十个勤天,做大做强”吗?

第一季不是帮赞助商冲业绩赚吆喝干得起劲吗?第二季播出前不是观众自发全网摇人拉赞助商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么真到了节目爆火出圈,泼天的富贵降到头上的时候,观众又不买账了?

难道第二季的资本是资本,第一季的资本就不是资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众不乐意的原因,不是“怕哥过得苦,又怕哥开路虎”的拧巴心理,节目粉丝依然希望十个勤天能够做大做强。

也不是因为《种地吧》第一季是完美到无可超越的满分答卷。

恰恰相反,《种地吧》第一季存在着许多不足。

比如说被许多粉丝痛骂的时间线混乱、节奏稀碎的剪辑。

不仅在前两期劝退了不少观众,还被坚持下来的观众吐槽“正片剪得不如嘉宾自己发的vlog好看”

比如当时节目组也爱犯一些刻意放大嘉宾矛盾冲突,制造抓马效果的毛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缺点放在第一季可以容忍,放在第二季却让人难以接受的原因,是《种地吧2》在观众心中已经失去了这档节目最吸引人的核心特质——

真诚热血。

《种地吧》当初能收获那么多喜爱,是因为从节目组到嘉宾,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只把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做好,不管结果怎么样”的固执傻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傻气放在内娱成堆成片为了捞钱毫不掩饰的敷衍之作里,就显得格外可贵。

打动观众的,是节目组敢在综艺市场招商不景气、各大平台指望综N代维系基本盘的背景下尝试全新节目模式的勇气;

是不蹭流量明星热度,大胆启用十个糊咖的魄力。

也是嘉宾愿意在快节奏时代花费半年多时间、0片酬参加一档前途未卜的节目的惨劲儿;

和用行动击碎“糊咖作秀”、“男团下岗再就业”等嘲讽质疑的争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庞博曾在脱口秀大会上吐槽《种地吧》

愿意为不确定性付出努力才显得真诚,能够把一无所有的开局豪赌成功才显得热血。

但偏偏这些最打动人的看点,是综艺台本所无法复刻的。

你再做第二季、做同类型节目,都显得不够真诚热血,只像看到了一个成功项目就蜂拥而上的投机商人。

而当年的资本在观众眼中才不是资本,是慧眼识珠的天使投资人、梦想赞助家。

所以情怀红利和资本红利难以两全。

当初愿意为情怀买单,期待节目能够多招商赚大钱的粉丝,是希望看到真诚收获回报、热血梦想成真的美好故事。

而不是乐意投机商人赚得盆满钵满,让节目组、平台、赞助商一个个打着“小样这还不拿捏你兜里那两块钱?”的如意算盘。

所以啊,无所求才能满载而归。

口碑市场双赢的传奇,不会为投机取巧者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