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以来,镇安法院聚焦执法办案主责主业,紧盯提质增效关键点,围绕质量、效率、效果三个维度,发挥好新版指标体系“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常态化复盘总结、会商研判,通过“月体检、每月小会商、季度大会商”,把形势分析透,把堵点看清楚,以数据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健全优化司法审判数据会商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司法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审判质效。

月体检:“绿色代表优势指标,黄色代表需要提升的指标,红色代表短板指标。”镇安法院审判管理部门每月初都会向各团队发放一张质效“体检表”,这张体检表紧紧围绕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的26项指标,聚焦审判数据,开展业务体检,深挖数据背后存在的问题,科学分析工作中的不足,不断优化审判管理工作流程,各团队能通过月体检制度直面问题,正视短板,固强补弱,做到心中有数,行动有“据”。

月通报:“哪些指标同比趋优、同比趋劣?哪些指标在全市前三、哪些指标在全市后三?”“哪些指标在区间值范围内,超出区间值的指标要重点关注。”

“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怎么样,诉源治理的成效如何。”

镇安法院审判管理实行月通报制度,月初通报全院、各团队的执法办案情况及各项考核指标运行情况,运用大数据,对各条线案件运行态势进行研判、预测、实时监控,深层次分析问题成因,找准短板,精准施策,为宏观把握全院审判运行状况、合理分配审判资源、查找问题短板提供参考依据,不断促进审执质效提升。

季分析:“王法官的团队有1件超6个月以上未结案,是因鉴定中,申请鉴定已经两个月,请法官及时与鉴定机构联系,沟通鉴定进程。”

“张法官团队的效率类指标都在区间值范围内,但上诉率高出区间值,上诉率高一定程度上加大发改风险,也会影响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的情况,下一阶段要强化实质化解矛盾的理念,加强诉中释法、判后答疑,加大力度做好服判息诉工作,减少上诉案件的发生。”

“李法官的团队本季度的短板指标是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已申请执行的27件案件,其中有8件的结案方式是执行完毕,用时在15天之内,这类案件,裁判文书生效后法官应督促及时履行,避免衍生执行案件。下一阶段要强化实质化解矛盾的理念,在诉中向当事人释明执行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诉后督促履行,提高主动履行率,减少生效裁判文书申请执行的数量。”镇安法院坚持问题导向,树立数据思维,借助大数据平台,每季度全面分析全院、部门、法官各层面执法办案运行态势,并进行全方位、精细化、可视化的解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对突出、异常数据“穿透式”分析到案到人,点对点指出存在问题,科学制定提升计划与步骤,确保各项指标进入合理区间,争取更多指标进入优秀区间。

1-5月,在最高法2024版指标体系中,镇安法院有15项指标位于全市前三,审判质效持续向好。下一阶段,镇安法院将进一步提升审判管理科学化水平,做实做优司法审判数据会商工作,通过立审执各环节一体化构建抓好横向管理,用好通报、指导、督促抓好纵向管理,实现审判管理精细化、实时化、全方位,以审判管理现代化助推审判工作现代化。

责任编辑:任行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