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延续独有的名人故事文化气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三季度将重新开放的名人苑,并不是一座普通的社区项目,它不仅要“破墙”,而且引入9款建筑机器人轮番更新改造,是沪上启用智能“鲁班”最多的社区综合体。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记者了解到,在上海城市更新项目中,机器人的身影将越来越频繁地出现。

名人苑效果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名人苑效果图
名人苑净化之后的湖泊水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名人苑净化之后的湖泊水体

在浦东金杨,名人苑早就成了居民们日常生活里的一部分。上海名人苑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陶强说,名人苑运行20多年,建筑设施老旧,配套功能不足,已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使用需求,于是在2022年底启动城市更新,改造进度一直受到周边居民的关注。

名人苑总用地面积约9.5万平方米,规模不算大,改造内容却复杂又多,建筑机器人们就有了用武之地。“名人苑要重构空间和功能,根据规划,要增加公园开放长度、沿街开口数量,改造水系,增加文体和便民服务配套,这里既有老旧建筑的改造修缮,也有多幢钢结构新建建筑。引入建筑机器人,可以把施工人员从高风险、高强度、高重复的施工场景中解放出来。”上海建工二建集团名人苑城市更新项目经理李伟说。

6月19日,2024年上海市建设工程综合创优观摩会重点展示了城市更新建筑机器人矩阵。在现场,可以看到材料智能运输平台、履带式实测实量机器人、混凝土整平抹平机器人、视觉采集巡检小车、AI播报巡检机器人、腻子喷涂机器人、乳胶漆喷涂机器人、智能高压淋水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不同地块“坚守岗位”。

腻子喷涂机器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腻子喷涂机器人
视觉采集巡检小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觉采集巡检小车
腻子喷涂机器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腻子喷涂机器人

智能高压淋水机器人还拿下了“国内第一”,它在国内首次实现通过智能设备、智能物联等技术模拟台风暴雨,经由后台操控10毫秒即可完成各种指令,实现智能、高压、高效淋水试验。只需要3个人配合便可完成淋水检测。

除了施工建设环节,安全监管和后期运维也插上了智能技术的翅膀。李伟介绍,名人苑项目还运用建筑高支模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空气质量智能监测系统、智能感应语音提示系统、AI天眼数字指挥平台,可以对工地现场的扬尘、噪音、施工安全实时监管,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

记者了解到,在更新改造中,名人苑的湖泊水体也得到全面净化。李伟带领项目团队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引入水生态修复系统,将原有水环境人为构建成具备水生植物、水生动物、水体微生物的“活水系统”;原有老公园内的10位世界级的名人雕塑“修旧如旧”保留陈列,延续独有的名人故事文化气质。

目前,公园正进行开放调试,后期将引入云上智慧运行平台,实现从施工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