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绍整衣佩剑,在猎猎春风中登上了高高的点将台。

看着台下的白旄黄钺、将士林立,他庄重地焚香歃血,慷慨盟誓: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勠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堕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台下众将士无不被袁绍的慷慨凛冽所感动震撼,很多人情不自禁涕泗横流——男儿有泪不轻弹,此时的他们是如何的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这一年是东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各路诸侯在洛阳附近会盟,共讨董卓

曹操与陈宫分手后,独自逃回家乡,随即就开始了行动。他联络富户搞钱,拜访高官借势,然后招兵买马,拉起了第一支属于自己的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他假传圣旨,发布了慷慨激昂的讨董檄文,派人送到各地。

袁绍率先响应,带着三万人马奔腾而来。随后各地诸侯也都纷纷而气,很快就汇集了18镇的人马。

很多后来我们熟悉的三国大佬都在这里:南阳太守袁术、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长沙太守孙坚。

当然还有一位我们更熟,差不多从记事儿起就认识,就是那聪明伶俐、会让梨的孔融,此时他已经是中年人了,他的官职是北海太守。

各路诸侯聚齐后,共同推举出身最显赫、名声最响亮的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进行统一指挥。

作为讨董联盟的发起者、曹操曾经写诗记录这一段峥嵘岁月: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的袁绍曹操们,无一不是热血沸腾、慷慨激昂,他们决定要万众一心、共赴国难,拯救垂危的汉室王朝和被凌虐的百姓。

庄严的仪式结束后,袁盟主就任,大家坐在一起开会。

联盟发起者曹操首先发言:我们都是为了大义而来,要听从调遣,不要因为实力强弱而计较。

随即袁绍表态:既然你们推举我做这个盟主,我当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家有法律,军队有军规,大家务必遵守,不得违犯!

大家抱拳颔首:自是惟命是听。

袁绍于任命自己的弟弟、南阳太守袁术总督粮草,要求他切实保障各部队的后勤供应。然后,他问大家,谁愿意担任先锋官,去攻取通往洛阳的咽喉要道汜水关?

先锋当然是最危险的任务,却也是最有扬名立万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沙太守孙坚自告奋勇:我愿意!

随后,他就带领本部人马杀奔汜水关来。

讨董旗帜下,一切都团结和谐,人人奋勇争先,这样的部队必将所向无敌,取得完美胜利!

只是,然而,随着战事的展开,本来就各怀心思的这些人,很快就开始了明争暗斗。“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谁都想保存自己的实力,又不愿意别人立功。于是有人争功冒进、有人暗里拆台,各种矛盾纠缠在一起,正如曹操所说,是“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这慷慨盟誓、浩浩荡荡的18路诸侯联盟,不仅很快就分崩离析,随后就你死我活、自相残杀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来自不同家庭男女组成婚姻不易,不同利益集团的结盟、联合也同样都很难长久。能貌合神离的维持已经难得,能好合好散的更殊为不易,大多数走到最后都是兵戎相见、满城狼烟。回想当初的慷慨结盟、情比金坚,都成了历史的烟云,后人的笑谈。

英雄若只如初见,当时豪气撼云天。

时光啊,请你在这里多停留一会儿吧。此时,这些英雄豪杰们正在杯酒言欢,畅谈着各自的壮志凌云;说起董卓篡权作恶,他们都怒发冲冠、同仇敌忾;谈到这些年战乱不息、生灵涂炭,他们都流泪叹息,相约要为百姓谋幸福平安,发誓为家国力挽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