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韩国举行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纪念活动,荷兰驻韩国大使在此次活动中揭露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当年荷兰追随美国派出800余名士兵介入朝鲜战争,到了战场才20分钟就被志愿军打崩溃,荷兰政府觉得太丢人一直隐瞒着,直到2013年才敢公布伤亡数字。

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组建联合国军,荷兰派营加入朝鲜战场

美国时间1950年6月25日凌晨3点左右,朝鲜战争正式打响。不到24小时,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就下令,在驻日美军协助南朝鲜军队作战。

实际上美国对于这场战争的爆发早有预料,正是在美国的怂恿下,李承晚政府做起北进统一的大梦,主动挑衅朝鲜进而引发战争。

同年6月27日,安理会在苏联缺席的情况下直接通过决议,呼吁各成员国向南朝鲜当局提供军事援助,以便“尽快恢复国际和平和安全”。

紧接着杜鲁门发表声明,宣布美国将对南朝鲜进行军事支持并向其派遣海、空军,7月5日美军参加第一场对朝鲜的作战。

两天后安理会在苏联缺席的情况下,授权由美国组建联合国军司令部,该部队的司令官也由美国指派并且将总部设在东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作战中这支部队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完全接受美国的指挥,美官员更是公开叫嚣我们就是联合国。

一支包括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内的16个国家组成联合国军,再加上南朝鲜军队,17国联军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

印度、丹麦、挪威、意大利、瑞典五个国家组成医疗队,跟随美国一起到达朝鲜战场,所谓的“联合国军”高峰期在朝鲜投下93.26万兵力,加上南朝鲜的59万多人共计150余万人。

作为“带头大哥”的美国,自然也是掏出家底,动用大量的精锐部队,包括被称为“开国元勋师”的骑兵第一师、号称“美利坚之剑”的陆战第一师、“王牌飞行队”航空第四连队等。

作为美国坚定盟友的英国,投入的兵力仅次于美国,一共投入14000余人,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21艘舰艇以及80架飞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个国家几乎是以美国为马首是瞻,就是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美国召集盟友准备干涉朝鲜战争的时候,荷兰毛遂自荐派兵参战。

这些国家信心满满,认为美国会在三个月之内结束这场战争,自己可就是战胜国了,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己误判了形势。

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在朝鲜战场上英国被志愿军消灭四支成建制的部队,其余的十几个国家的兵力基本上都是在千余人左右。

荷兰军队更甚,在战场上遇到志愿军后瞬间被团灭,直至60多年后荷兰才敢公布战损比,这又是怎么一回事情呢?

志愿军打响横城反击战,351团全歼荷兰士兵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进入朝鲜战场后,朝鲜人民军被迫从汉城一路退回了三八线,美国更是凭借先进的武器,以摧枯拉朽之势一路将朝鲜军队逼到了鸭绿江附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的战略意图非常的明显,帮助韩国控制整个朝鲜半岛,就相当于在东亚安插一颗钉子,既可以遏制中国也可以打压苏联。

考虑到当时的形势,我国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1950年10月下旬首批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志愿军凭借着出色的战术能力对抗联合国军的火力覆盖,扭转战场上的形势,打破麦克阿瑟想要“让孩子们回国过圣诞节”的美梦。

朝鲜战争第三次战役是从1950年12月31日开始,至1951年1月8日结束,一周多的时间中朝两国部队已经抵近三七线,联合国军被迫后撤。

战役中共歼灭敌人1.9万余人,让全世界见识到志愿军战术追击的厉害之处。由于前三次作战不利,美国召回麦克阿瑟,任命李奇微担任司令指挥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1年2月的朝鲜仍然被白雪覆盖,有一些村子和居民定居点已经被夷为平地,第四次战役悄然拉开帷幕。

在一座废弃的矿洞里,志愿军司令员彭老总和参谋长正在讨论作战方案。

彭老总等人心里十分清楚,之前的战役大多数消耗的都是南朝鲜的兵力,16国联军并没有伤筋动骨,志愿军的战线却不断在向南推进,补给成为最大的问题。

新上任的李奇微比麦克阿瑟更加务实,发现志愿军的薄弱之处就在于后勤保障,1月下旬便开始纠结联合国军23万余人从东西线全面进行反击。

看着眼前的地图彭老总见眉紧锁久久不语,经过分析认为敌人将反击的重点放在西线,也就是汉城一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线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打仗就是要抓住瘸子的一条腿猛踹,彭老总最终做出“志愿军一定要将重点放在东线”的决策。

确定整体的作战方针,就要选择合适的作战地点,位于江原道的横城地理位置非常关键。

北上可以进入朝鲜,补给问题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此地距离汉城也不远,可以抽出一部分兵力拖住敌方的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