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9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暨第三届中国大运河古镇发展文化周活动正式启动。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以视频形式致辞。

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沿线城市、古镇经验颇丰。北京市通州区、杭州市临平区作为京杭两地代表,在活动中作经验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杭州临平,大运河尤其具有特殊的意义。大运河贯穿临平境内,京杭大运河、上塘河、运河二通道,三条运河交汇在临平,绵延56公里,沿河两岸桑蚕丝织、米塑糕点等一批传统民俗、美食文化因水而兴。

塘栖古镇景区就在运河边。明清时期,塘栖是南北货物交流的枢纽,糕点、茶食格外多样。爽滑不腻的王元兴汤包,香糯可口的刺毛肉圆,油香满溢的水乡茶糕……在古镇逛一圈,让人直呼真香。便利的交通带来了南北食材的交融,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乡饮食文化。

当地政府通过遗产修缮、历史建筑保护、传统文化空间利用等方式,使传统生活形态和风俗得以保存,形成了如今“此处最江南”的文化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6月17日—19日,大运河美食·非遗集市活动也在此上演,来自张家湾古镇的糖卷果、杨柳青古镇的年画,还有德州扒鸡、高庄豆腐干、山东布袋鸡,以及临平的皮影戏、布老虎等,让人大饱眼福。

2022年,中国大运河古镇联盟在塘栖发起成立。今年的古镇发展文化周活动,以美食文化、丝绸文化串联起运河沿线古镇,让大家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领略江南水乡风情。北京通州、临涣古镇、蒋坝古镇、前童古镇等大运河沿线城市和古镇代表再次共同发布《大运河古镇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