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鲋埋下的“一枚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孙延宜专辑/2024年/073(随笔)

历史学家认为,叔孙通是秦末汉初最能够“与时变化”的代表人物之一,殊不知,这里面有孔子的七代孙孔鲋的一份功劳呢。

“儒者不入秦”是当时学人们的共识,但孔鲋却动员他的弟子叔孙通出师入秦,并让其弟孔藤拜之为师。叔孙通借助秦征召贤良之机,入秦做了待诏博士。因秦并无儒学空间,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叔孙通一直沉默不语,只做一名旁观者。秦二世时,陈胜吴广起义,大多官员奏言,此事大矣,若不剿灭,恐动根基,吓得秦二世惶惶终日,不知如何是好。叔孙通则奏言,如今天下一统,帝国强大昌明,法令完备,陈吴不过蟊贼而已,自生自灭,不足为虑。此言一出,正合了二世心意,二世转危为喜,不仅将其升为博士,还赠绸二十匹,新服一套。

其后,心知肚明的叔孙通想方设法逃出了秦国,回到他的故乡薛地,先事项梁,后事楚怀王,后事项羽,后又事刘邦。时局风云变幻,时光日月如梭,他却颠沛流离,东一榔头西一杵子的,始终看不出个端倪来。

刘邦后,得知刘邦亦嫌弃儒生,他便褪去儒生服,改穿楚人短衣,且向刘邦推荐之人皆为旧时的盗梁匪首。对此,叔孙通的理由是,汉王正是打天下的时候,需要的是冲锋陷阵的人,而不是我们这些舞文弄墨的儒生,时也,势也。刘邦倒也没薄待他,拜其为博士,赐号稷嗣君。

公元前200年,长乐宫落成,拟开十月朝会。此前,刚成为汉天子没两年的刘邦,因废黜了秦时的一些烦琐礼制,本想不拘一格,君臣同乐,却不想每每汉宫宴饮,大家肆无忌惮,言语粗鲁,酗酒争功,脸红处不惜拔剑相向,伤人击柱,不成体统。此时此刻,叔孙通认为,儒子们的机会终于来了,他借助即将面临的长乐宫朝会,适时向高祖进言,“儒者难与进取”,但“可与守成”,制定一套新朝的礼法,已经十分必要。其时,刘邦心中也早有此意,双方可谓不谋而合。

于是,叔孙通赶紧召回那些离散的弟子,杂取古礼与秦仪,制定新的朝仪,先由弟子们演练,然后再教排群臣及侍卫兵卒。结果,一场朝仪下来,场面井然有序,步步礼节规矩,气氛肃然,个个敬畏,一个崭新帝国的威严如旭日东升。高祖刘邦更是乐不可支,叔孙通得赐黄金500斤,受拜太常,其弟子皆受封为郎官。朗朗汉宫,由此儒学之风方起渐浓。当年孔鲋埋下的这枚棋子,终堪大用,让儒学这棵大树得以继续生长,浓荫覆盖。正因此,司马迁评价叔孙通道:“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

作者:孙延宜,山东省滕州市人。1980年于滕州一中高中毕业后考入空军一机校,1982年秋军校毕业后,分配至兰空航空兵部队工作,历任师直修理厂军械师,航空兵团定检中队军械分队长、政治指导员,飞行大队政治教导员等职,空军中校军衔,2001年选择自主择业的安置方式转业。喜欢文字,坚持读写,在军内外刊物上发表文章数百篇。《乡村精短文学》专栏作者。《大众日报》特约评报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投稿须知:

1.投稿需先关注《乡村精短文学》。

2.投稿微信号:13877397223

投稿邮箱:835853wmsh@163.com、1964392700@qq.com

3.投稿被平台发表(字数在300字以上的能申请原创的可以获得读者赞赏费),收到赞赏费7天后,赞赏费的80%作为作者的稿酬,其余20%用做平台运营管理。

本文由《乡村精短文学》原创,欢迎长按下面二维码图片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