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6月19日,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党政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召开,共建巴蜀绿色高质量发展廊道,成为本次会议的主题内容。半个月前,6月3日,川渝两省市召开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协调会议,明确提出,要将明月山打造成“绿色发展高水平样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党政联席会第七次会议。曾业 摄

明月山,全长232公里,一边是重庆梁平区、垫江县、长寿区,一边是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及达州市达川区、大竹县、开江县,是川渝合作十个重大平台之一,也是唯一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平台。

七星揽月,亮达山川——川渝七区县,如何守护好明月山的绿色“底色”?

一条河的见证:

从“两不管”到“都要管”

“5年前,我们最怕抽查铜钵河。”达州市达川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徐海均,在环保战线工作多年。他坦言,铜钵河的水质,曾经是他们的一块“心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达州南城新貌。龚伟 摄

铜钵河是长江的四级支流,发源于大竹县观音镇共和村,进入梁平区七星镇、碧山镇后再次进入大竹县,在达川区金垭镇汇入州河,经渠江进入嘉陵江。其干流长度95公里,其中,四川65公里,重庆16公里,共界14公里,是川渝交界处水系最为复杂的河流。

以前,铜钵河里面到处都是垃圾,沿河畜禽养殖场偷排、漏排,下水管道破损,乡镇生活污水直排。“上游那一段,川渝两地以河中心为界,哪一边都不管。”徐海均说,铜钵河上游牵涉到两个省市,而河水的“国考断面”取水点位于下游,在达川区的辖区。一旦水质不合格,达川区生态环境局就要被“理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竹县糯稻产业园区(大竹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变化始于2020年12月——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铜钵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川渝联防联治方案》,明确建设以铜钵河干流为骨架的水系绿色生态廊道防护。达川区申报的铜钵河流域达川区段美丽河湖建设项目,顺利得到批复,还获得2000万元的总投资——资金来源为省级水污染防治资金。

该项目于2022年6月13日立项,2023年3月15日进场施工,建设工期12个月,于2024年3月13日完成竣工验收。与此同时,铜钵河上游的梁平区与大竹县,也联合投入资金6.89亿元,实施57个项目建设,实现了“控源、净污、清河、护岸、活水”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铜钵河两岸绿意盎然。李春学 摄

从那时开始,梁平区碧山镇与大竹县石桥铺镇的两级书记开始“约会”,每月,两镇党委书记相约同船巡河两次;每周,铜钵河流经两地的村书记巡河一次并在桥上交流情况。三年多来,两镇的党委书记先后换了两任,但两级书记的“约会”却坚持了下来。

从以前的“两不管”,到川渝两地“都要管”,如今,铜钵河水质一直保持在Ⅲ类以上。铜钵河(平滩河段)还被评选为四川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多次被选定为跨省域水环境治理现场会的参观点。

一座山的底色:

“七星揽月”推进绿色发展

横亘在四川与重庆交界处的明月山,全长232公里,一边是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及达州市达川区、大竹县、开江县,另一边是重庆市梁平区、垫江县、长寿区

2023年2月发布的《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发展规划》,规划总面积约7200平方公里,涉及600多万人口。这一份“规划”,承载着川渝毗邻地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锦绣明月江。(党政联席会会务组供图)

截至今年6月19日,上述区县已先后召开七次党政联席会议——2021年4月,第三次会议召开时,重庆市长寿区加入“群聊”。2021年10月,川渝两省市政府批复同意《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总体方案》,示范带跻身川渝合作十个重大平台。

绿色,是明月山的底色。而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是最直观的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电投川东北高效清洁煤电综合利用项目一体化效果图。曾业 摄

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党政联席会第七次会议,公布了一组数据:明月山的森林覆盖率由2019年的42.2%提升至2023年的43.6%,地表水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比例达100%,七区县的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平均天数由2019年的324天提高到2023年的333天。2023年游客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较2019年增长21.5%、17%。

数据变化的背后,是七区县持续的共同努力。2020年以来,示范区内共开展跨界巡河、联合执法130余次;长寿、邻水共建大洪河跨境流域应急实验室及物资储备库;共同举办“绿色中国行—走进美丽明月山”系列活动;共同实施国家战略储备林22.7万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跨界河流联合执法。(达州市达川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与此同时,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也在加快构建。新材料产业规模达600亿元;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77家、数字化车间91个、智能工厂14个;邻水、达川、大竹现代农业园创成四川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新增4A级旅游景区6个,累计达17个。梁平成功创建西南地区唯一国际湿地城市;达州、梁平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长寿、梁平纳入重庆“小县大城”“强镇带村”试点;连续两年举办明月山生态旅游文化节。

当前,川渝七区县“一盘棋”理念已深入人心,通过强化一体化推进,实现了四级机制体系常态化运行。大家聚焦5个方面、272项具体任务,不断加强组织协调、同向发力、互助共进,呈现出“七星揽月”共同推进绿色发展的新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