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自打21世纪以来,美国在中东地区便接连遭遇挫折。

先是美军仓促从阿富汗撤军,导致20年心血毁于一旦;后又在红海遭遇也门胡塞武装频繁袭扰,焦头烂额。

面对这一系列失利,美媒只能自我安慰,声称遭遇"二战以来最激烈战斗",好家伙,这嘴硬得能接导弹了,还要啥爱国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内信源来自(环球网等),并掺杂部分个人观点,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在红海上,美军也门胡塞武装之间正在上演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这场战斗之所以被媒体称为"无人战争",是因为胡塞武装频繁使用无人机、自杀式无人艇等非对称性武器,对美军舰艇发动袭击。

尽管美军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防空反导系统,但面对胡塞武装源源不断的攻击,也开始感到应接不暇。

据美联社报道,驻扎在红海上执行护航任务的美军"拉布恩"号驱逐舰,其舰体外部已经留下了战斗的印记。

在导弹垂直发射系统附近,原本整洁的灰色涂装被导弹尾焰灼烧得斑驳脱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舰艇指挥官埃里克·布隆伯格中校无奈地表示:"人们并不真正了解我们面临的严峻局面。

我们这些舰艇时刻处于巨大的威胁之下。"

布隆伯格的感慨并非夸大其词。

据悉,胡塞武装发射的来袭目标通常体积很小,飞行速度极快,有时甚至能达到超音速。

美军舰艇上的探测设备很难及时发现目标,给拦截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舰员们常常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确认目标参数,协调其他舰船,发射拦截导弹,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的战备状态,无疑给官兵们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看得见的舰艇损伤,频繁的攻防战也在无形中消耗着美军的战斗意志。

一些美国军事专家指出,尽管目前美军凭借先进的武器装备,还能勉强守住红海的航运要道,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消耗战对美军十分不利。

反观胡塞武装,只需要利用廉价的无人机和旧货船改装的自杀式无人艇,就能持续骚扰美军,逼迫对方付出高昂的拦截成本。

事实上,红海上的冲突只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深陷泥潭的一个缩影。

自2015年介入也门内战以来,美国先后投入大量军事资源,对胡塞武装及其背后的伊朗势力进行打击,但收效甚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胡塞武装得到伊朗军事技术支持,作战能力不断提升。

另一方面,美国在国际社会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尤其是其支持的沙特空袭行动屡屡造成平民伤亡,引发各界谴责。

2021年1月,美国国务院不得不宣布将胡塞武装从"恐怖组织"名单中除名。

在笔者看来,美国在红海与胡塞武装的拉锯战,反映出美国中东战略正处于进退维谷的困境。

一方面,美国要维护其在中东地区的霸权地位,确保石油运输通道的安全,这就不能对胡塞武装的挑衅坐视不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美国又不愿意在也门问题上投入过多军事资源,担心重蹈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覆辙。

更何况,美国的战略重心已经从反恐转向与中俄的大国竞争,中东地区的优先级在下降。

在这种矛盾心态的驱动下,美国海军只能采取消极的守势,被胡塞武装牵着鼻子走。

驻扎在红海的美军舰艇,如同待宰的羔羊,任凭对手蚕食。

而胡塞武装则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既消耗美军有生力量,又不至于激起美国国内反战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红海这点事儿和当初的另一个战场阿富汗比起来,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那可是号称“美军经历的更为惨痛的失败”。

经过20年的驻军和扶植,美国最终还是铩羽而归。

据统计,这场旷日持久的反恐战争共造成近2500名美军士兵阵亡,超过2万人受伤,战争总开支高达2万亿美元。

平均下来,美国纳税人每天要为阿富汗战争支付3亿美元。

然而,付出如此惨重代价换来的,却是塔利班的卷土重来和阿富汗政权的土崩瓦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8月15日,阿富汗局势发生戏剧性逆转。

随着美军加速撤离,塔利班武装仅用了短短几周时间,就攻陷了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

面对塔利班的步步紧逼,阿富汗总统加尼仓皇出逃,政府军几乎没有做出任何抵抗就纷纷弃甲曳兵,有的甚至直接倒戈加入了塔利班。

曾经在美军训练下成长起来的30万政府军,就像一盘散沙般瞬间瓦解。

8月15日,塔利班武装攻入首都喀布尔,轻松占领总统府。

一夜之间,阿富汗彻底易主。

塔利班随即宣布重建"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美国扶植了20年的政权灰飞烟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样的结局,连美国总统拜登都难掩失望之情,他坦言阿富汗政府的溃败"比预期的要快得多"。

然而,对美国而言,更大的噩梦还在后头。

随着塔利班全面接管喀布尔,驻阿美军不得不将撤离行动集中在喀布尔机场。

眼看美国大兵即将离去,成千上万绝望的阿富汗平民蜂拥而至,希望能搭上美军的飞机逃离塔利班的统治。

一时间,机场内外陷入一片混乱,惊恐的人群挤满了停机坪,跑道上也满是横七竖八的障碍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维持秩序,美军被迫采取极端措施。

先是派出武装直升机在机场上空超低空盘旋,用旋翼风压驱散人群。

但收效甚微,依然有许多人试图爬上正在滑行的C-17运输机。

最后,美军不得不鸣枪示警,甚至开火射击,导致多名阿富汗平民死伤。

对美国而言,更令其尴尬的还在后头,由于此前低估了塔利班的进攻速度,美国政府匆忙制定撤离计划,导致大量美国公民和曾帮助美军的阿富汗翻译滞留喀布尔,无法及时撤离。

面对国内舆论的强烈不满,白宫不得不延长驻阿美军的撤离期限,然而再多的时间也无法弥补先前的失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估算,至少还有上千名美国人困在阿富汗,更不用说数以万计效忠美军的阿富汗人。

对于这些昔日的"战友",美国实在难辞其咎,许多阿富汗翻译冒着生命危险为美军服务,但换来的却是美国的弃之不顾。

更讽刺的是,美国国务院居然还就如何逃离阿富汗提出了"12条建议",包括乘坐商业航班或从陆路逃往邻国,简直是在推卸责任。

共和党将这次撤军描述为美国的"耻辱",大肆抨击拜登政府草率决策、准备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毫无疑问,美军仓促而不体面的阿富汗撤军,给其全球威信和领导力带来了巨大冲击。

一方面,这再次暴露出美式民主的虚伪性和美国政客的言而无信。

本来,拜登在竞选时就把如何妥善处理阿富汗问题作为一大看点,然而当他上台后,非但食言加速撤军,还将责任推给前任政府。

如此倒打一耙,不禁让人质疑美国精英阶层的道德底线何在。

另一方面,美军的溃败撤离,也对其盟友关系带来负面影响。

此次行动再次证明,面对本国利益和国际道义,美国毫不犹豫会选择前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西方国家在明面上表示支持拜登的决定,但私下里都在思考如何减少对美国安全保护的依赖。

"明日之我,或可见于今日之阿富汗",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事实上,从阿富汗到伊拉克,再到利比亚和叙利亚,美国近年来在中东接连栽跟斗,充分暴露了其穷兵黩武的侵略本性和难以承受战争损耗的脆弱根基。

在阿富汗,美国苦心经营20年,最终却功亏一篑。

在叙利亚,美国扶持反对派企图推翻阿萨德政权,结果却使伊斯兰国趁乱崛起。

如今,美军被迫退守幼发拉底河以东的油田,沦为"石油强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合以上分析,美国在阿富汗的失败绝非偶然,而是其实力相对下降和全球战略收缩的必然结果。

作为二战后的超级大国,美国长期依靠军事扩张和金融垄断维持其全球霸权地位。

然而,随着新兴大国的迅速崛起,美国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在这个大背景下,美国不得不调整海外军事部署,将有限资源用于应对"修昔底德陷阱"。

阿富汗战争的终结,其实已经标志着美国全球战略重心正在发生转移。

当然,短期内,美国在中东仍将维持一定军事存在。

但从长远看,大国博弈加剧必将倒逼美国收缩其过度扩张的触角。

从阿富汗的不体面撤军,到红海区域船只的频频遭袭,美国所谓霸权主义的窗户纸正在被一次次戳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美国盟友对其安全承诺产生动摇。

另一方面,伊朗、俄罗斯等地区大国则可能趁虚而入,进一步挤压美国在中东的利益空间。

在红海与胡塞武装的交手,更凸显出"世界警察"的尴尬处境——明明有压倒性的军事优势,却因为担心陷入泥潭,而不敢与反美武装组织正面冲突。

面对近年来接二连三的挫折,美国媒体只能极力淡化失败的影响。

对于阿富汗溃败,一些政客和媒体则宣称,撤军的决定"艰难而正确",对地区长治久安"意义重大"。

对于红海上的交火,有媒体妄称这是"二战以来最激烈的海战"。

言下之意,美军之所以表现不佳,是因为遭遇了“空前强大的对手”。

种种自我辩解,难掩其中的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