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李宣璋 每经编辑:陈旭

6月20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

针对迎峰度夏保供,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指导各地做实做细工作预案,并进一步优化负荷管理措施并精准细化执行,坚决守住不拉闸限电的底线,坚决确保民生用电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Wind、中原证券研究所 杨靖制图

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发布会上表示,在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方面,能源部门充分发挥消费侧转型牵引作用,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2013年到2023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从67.4%下降到55.3%,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核电及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10.2%提高到17.9%,累计提高7.7个百分点。工业、交通、建筑和人民生活用能方式发生深刻转变,油品质量实现由国三到国六标准“三连升”,对大气质量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经济发展“含绿量”显著提升。

在深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方面,着力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把能源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水平实现新跃升。

2013年到2023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累计增长35%,原煤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原油产量保持在2亿吨水平,电力装机、天然气产量实现翻番。风电发电装机从7600多万千瓦增长到4.4亿千瓦以上,增长了近5倍,光伏发电装机从1900多万千瓦增长到6亿千瓦以上,增长了30多倍。

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超过全球的一半,累计装机规模占全球比重接近40%。西电东送能力超过3亿千瓦,支撑了东中部地区约1/5的用电需求,长输油气管道总里程从10万多公里增长到19万公里,增长约80%。从2013年到2023年,全国人均生活用电量从500千瓦时增长到接近1000千瓦时,翻了一番,14亿人民用能需求得到有力保障。

针对光伏行业的激烈竞争,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将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行业协会适时发布产业规模、产能利用率和市场需求等信息,合理引导光伏上游产能建设和释放,避免低端产能重复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坚决确保民生用电需要

据气象部门预计,今夏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往年同期偏高,迎峰度夏保供形势严峻。如何保障居民用电需求?

对此,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在发布会上表示,近期我国部分地区的气温偏高。今年以来,我国电力消费延续快速增长态势,1~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3.8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今年度夏期间,全国用电负荷也将快速增长,最高负荷预计同比增长超过1亿千瓦。

经过综合研判,国家能源局认为,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高峰时段局部地区可能存在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如出现极端、灾害性天气,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有可能进一步加剧。为此,国家能源局将以“常态供应有弹性、局部短时紧张有措施、极端情况应对有预案”为目标,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全力保障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并将采取以下几个主要措施。

首先是强化监测预警。国家能源局通报了2024年迎峰度夏电力供需预警结果和“一省一策”工作措施,指导重点省份和有关企业提前做好准备。

其次,充分发挥高峰时段系统顶峰能力。指导电网企业优化调度运行安排,充分释放输电通道能力,利用不同地区用电高峰时段差异,开展区域间、省间错避峰运行和余缺互济。发挥煤电容量电价考核机制作用,充分激发煤电机组在实际调用过程中满足调度顶峰指令要求,促进机组能发尽发,稳发满发。

与此同时,国家能源局也加快了支撑性电源的建设。按照清单管理机制推动安徽板集电厂二期、内蒙古达拉特电厂五期等支撑性电源项目按期建成投产。此外,国家能源局将指导各地做实做细工作预案,进一步优化负荷管理措施并精准细化执行,坚决守住不拉闸限电的底线,坚决确保民生用电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