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觉得自己不胖或者不瘦,但是如果能再微调一下就更完美了,可是偏偏体重稳如泰山,前脚好不容易饿了几天瘦下去一点点,或者多吃几口胖了一点,稍微不注意又回到之前的体重了。想尝试网上那些极端一点的减肥或者增重方法,又怕搞太狠了刹不住车,每天就焦虑得不行。今天贺苏就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个区间内的朋友该做什么:

1.学习营养知识,计算热量

很多人还觉得减肥无非就是少吃多动,或者不吃晚饭,多跑几圈的事,第一用不着看医生或营养师,第二用不着找专业书,网上搜几个动作教学就行了。但实际折腾下来,不仅体重没有变化,心态和身体负担变得更差了,弄不好还会出现焦虑、掉头发等健康问题。其实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学习,最起码是得稍微入门,能听懂别人是在说实话还是在忽悠你,然后再去选择适合自己的。

营养学知识说起来很复杂,但基础的内容也可以很快掌握,毕竟说来说去就是一些营养素的量。我们如果长期刻意缺乏某一种或几种营养素,身体是会出现预警的,常见的就是情绪波动,身体出现失眠、脱发等异常反应,此时就要掌握均衡营养的方法。最简单的就是啥都吃点,啥都别吃多,肉、蛋、奶、鱼、果、蔬、豆,每天换着花样的吃点,问题肯定不大。

在营养均衡的基础上,我们考虑热量的计算方法,现在有很多软件或者资料都能找到相关食物的热量,但最简单的还是通过每顿饭与下一顿饭之间饿的程度来判断主要产能营养素的摄入量,比如每顿饭吃完没到2小时就饿,说明摄入过少,而每顿饭到吃饭时感觉前一顿都还没消化,说明吃多了。尝试几次就知道自己的饭量是多少了,想减肥的就把这种饥饿感调整到下一顿饭之前半小时或1小时就够了,再少营养又会不均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正确看待运动,合理规划

一般听到谁要减肥,除了节食就是运动,其实运动从热量消耗的性价比来看,远不如饮食,但运动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消耗热量,还有塑形、愉悦身心、增强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等诸多好处。如果运动只是为了减肥,那么为了保证不反弹,运动和饮食造成的热量差就必须永远平衡,一旦自认为减肥成功停止运动,这一块的热量缺口立马就补回来了,对于减肥来说毫无意义。

如果恰好有兴趣爱好或者有意识培养长期的运动兴趣,完全可以将其规划到整体减肥计划中来,平均一个月多少次运动,就能保证消耗量固定。再搭配饮食,就有了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心态要平衡,周期拉长

很多人希望3天瘦5斤,或者10天瘦30斤,但从没想过自己是怎么胖起来的。脂肪的消耗是固体转化为气体或液体慢慢排出体外,一块香皂想用完也得好久呢,何况身体内部的脂肪。如果纠结于每天的体重波动,无异于蒸米饭时隔5分钟打开盖子看熟了没熟。很多事情的周期都比较长,尤其涉及到身体变化,小孩长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否则肌肉早就撕裂了。所以看待减肥要客观,没有3个月肯定是没有成效的,我们把每天饮食和运动做好的情况下,先坚持100天再说,不行了再来100天,万一某一天或几天没做好,延长就是,总有一天能被别人看出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想减5%体重的朋友其实已经趋近于标准身材了,这时候健康地减脂才是首要追求。我是食品营养学贺苏,你们还想听什么健康方面的内容,不妨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