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种被称为“食人菌”的病菌在日本爆发。截至6月9日,日本报告的病例数已突破千例,达到1019例。如此高的病例数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积累,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那么,这种病菌到底是什么?它是否只存在于日本?为何今年的情况尤其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要说的是,尽管这种疾病今年在日本的爆发尤为严重,但“食人菌”感染症并不是日本特有的疾病。早在1987年,美国就首次报告了此类病例,随后在欧洲和亚洲也有出现。日本最早的典型病例可以追溯到1992年,此后每年报告的病例数约为一两百例。然而,今年的情况显得尤为异常,短短半年时间里,病例数就已超过去年全年的总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前者是通过感染者咽喉部位的飞沫进行传播,后者则是通过皮肤伤口进行传播。因此,患有溃疡性皮肤病、近期接受过手术、感染带状疱疹或水痘的人群尤其容易受到感染。此外,糖尿病患者、酒精依赖者、经常使用止痛药或非甾体抗炎药的人群也是高危人群。

为何今年日本感染病例激增?

有多种原因共同导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根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的报告,与往年相比,今年由A群溶血性链球菌引发的病例数上升了60%。从感染者中分离出的菌株显示,其中约半数是M1UK谱系菌株,这种菌株产生的毒素量大,传播力更强。

其次,溶血性链球菌的广泛流行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据统计,6月初的一个星期内,日本全国定点医疗机构平均报告A群溶血性链球菌性咽炎病例数达4.87例,是2023年同期的约三倍。这表明溶血性链球菌在日本处于大流行状态,从而增加了“食人菌”感染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是高危人群?

尽管溶血性链球菌性咽炎多见于儿童,但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则主要发生在30岁以上的成年人,尤其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今年,50岁以上的感染者人数显著增加,70岁以上的感染者更是比往年大幅上升。因此,中老年人需要特别警惕“食人菌”感染。

溃疡性皮肤疾病患者、近期接受过手术的人、感染过带状疱疹或水痘的人、糖尿病患者、酒精依赖者、经常使用止痛药或非甾体抗炎药的人群都是高危人群。对这些人群来说,加强防护尤为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预防和治疗?

预防“食人菌”感染的关键在于个人防护和早期发现。勤洗手、戴口罩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高危人群需要特别注意身体的异常变化,尤其是手脚疼痛、咽喉剧痛以及皮肤伤口的红肿和扩散。如果出现高烧谵妄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在治疗方面,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推荐的首选药物是青霉素类抗生素。对于已出现败血症症状的患者,专家建议使用克

林霉素进行治疗。早期的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控制病情发展至关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食人菌”感染病例的激增无疑再次给人们敲响警钟,这种病菌并非日本特有,其高致死率和快速传播性让人不得不高度重视。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强化个人卫生习惯,及时识别和治疗感染症状,是应对病菌大流行的关键措施。